临潼牵手经开西安这座新城能否实现1+1>2?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临潼牵手经开,西安这座新城能否实现1+1>2?
更多干货内容,请关注我们的网站:
3月31日,西安经开区、临潼区合作共建渭北新城暨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
首批入驻的16个项目总投资738亿元,这标志着经开区和临潼区依托资源特色,实现优势互补、产业互通、协调发展的深度合作模式已全面开启。
本次合作共建渭北新城,是西安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推动下,两区全面落实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部署、做大做强工业经济的重要举措。
已成立8年的西安渭北(临潼)现代工业新城迎来转身,未来将以渭北新城的身份,继续发展之路,为建设渭北先进制造业聚集区奠定坚实基础。
渭北新城是以原临潼渭北工业组团为基础,按照产城融合组团式用地布局,将规划面积扩大至150.6平方公里,初步形成组团式、园区化、链条化的产业格局,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而这一前身——临潼渭北工业组团,是西安规划的渭北工业区的其中一员,与高陵装备工业组团、阎良航空工业组团,共同打造西安现代工业聚集区,承担大西安发展中亟需产业转移升级的重任,成为重要的工业承载区和西安经济新增长极。
规划西安渭北工业区是西安贯彻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破解全市工业短板,壮大经济综合实力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经过前期大量调研论证,2012年8月16日,渭北工业区正式拉开全面建设的序幕。
规划区域位于西安市渭河以北,范围851平方公里,用地29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汽车、航空、轨道交通、能源装备、新材料、通用专用设备制造等工业产业。
其中,临潼组团规划面积101平方公里,位于西安市临潼区渭河以北,东临新阎公路,南依渭水,西靠西禹高速公路。
主要发展现代装备制造、机电设备制造、新能源、新型科技建材等产业,着力打造国家级现代工业基地。组团以低碳经济发展为前提,北部区域建立以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产业链;南部依托渭河景观带,建立以生态居住、现代服务、休闲旅游为主导的新型综合服务体系。
其实,早在2009年,西安便已经确定要建设西安渭北工业区临潼现代工业组团,作为*“年轻”、后发优势*明显的组团,2012年8月16日,在渭北工业区拉开全面建设帷幕之时,西安渭北(临潼)现代工业新城也正式揭牌成立。
2014年4月,中国黄金集团重钢生产基地项目建成投产,西安渭北工业区临潼现代工业组团迎来首家投产企业。
图片来源:西安渭北临潼现代工业新城
而作为一个全新开发的工业区,区域内存在着空间规划不足、水资源匮乏、骨干交通体系不畅等重大瓶颈。
为吸引更多企业投资落户,临潼组团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道路、绿化、桥梁、公共基础设施等的建设。
西咸北环线、秦王一路、渭北大横线国道)、渭水六路等“八纵十横两环”的骨架路网基本形成;110kv变电站、天然气调压站、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相继运行,黑河水源接入园区,供给规模不断扩大;引入了陕师大渭北中学、交大二附院渭北医院等配套。
2013.10.1新城*一条路网建设贯通
图片来源:西安渭北临潼现代工业新城
随着诸多基础配套的逐渐完备,园区内大多数片区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主人”。近年来招引了青岛啤酒、海尔虚实网、标准工业集团等企业。
近些年来,临潼组团的投资环境确实是在发生转变,但从一纸规划成为工业高地,重点依旧在企业的引入和产业链的培育,而目前园区内企业也仍然正在培育过程中。
此前签约的项目,也在逐渐兑现价值,但是,对于打造成为渭北工业走廊的新增长极的定位,临潼组团尚未达到理想的建设效果。
显然,单纯依靠临潼区的力量,不足以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而与西安工业发达的经开区合作共建渭北新城,对于该区域可以说是迎来了重大的转折机遇。
图片来源:西安渭北临潼现代工业新城
大西安未来城市的空间发展规划中,“北跨”中要求建设渭北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同时,根据写进西安“十四五”规划纲要内的要求,西安将加快主城区“退二进三”,加强市域工业企业旧厂区改造利用,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也就是说,工业企业将迁建到适合于企业长远发展,适合于城市发展的区域,渭北就是这样的承接地。
临潼渭北总面积351平方公里,地势平坦,要素集聚,具有发展现代大工业的天然优势。
图片来源:西安渭北临潼现代工业新城
本次临潼区选择牵手经开区,其实并不出人意料,作为国家级开发区,西安经开区此前已经有了合作建区的成功案例——高陵泾渭新城。
与渭北新城同出身的泾渭新城,前身是渭北工业区组团中的高陵装备工业组团(以下简称高陵组团),由经开区携手高陵联合打造。
不同的是,高陵组团在建设之初,就是以经开区为开发建设主体,作为经开区四大功能园区(中心区、出口加工区、草滩生态产业园、泾渭新城)之一进行开发,高陵区配合开展工作。
在国家级开发区的引领下,泾渭新城成为西安市建设工业大走廊的主战场和核心区,成为距离主城区*近、发展程度规模*大、*成熟的组团。
组团已经形成以陕重汽、康明斯为代表的商用汽车。2017年,吉利汽车宣布进军经开区的泾渭新城,耗资350亿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整车制造项目投产在即,汽车产业主导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以中钢西重、陕煤重工为代表的重型机械,以西部钛业、西部金属为代表的新材料,以213锂电池、安全气囊为代表的兵器科技产业,以金风科技、盾安电气为代表的风电新能源等产业,诸多年产值千亿元的大企业的加持,泾渭新城的工业走廊班底愈加丰厚。
而如今,渭北新城也将实现在经开区的带领下,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千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
两区合作共建的渭北新城,以原临潼渭北工业组团为基础,规划面积150.6平方公里,将按照产城融合组团式用地布局和“2轴2廊4组团”空间功能结构,规划建设新材料、航空动力、零碳科技、消费品制造、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六大产业园区,重点发展航空动力、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
本次签约仪式上,经开区与临潼区签订《合作共建渭北新城协议》,渭北新城重点项目进行集中签约。首批入驻1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738亿元,呈现出投资体量大、产业聚集度高、带动能力强的显著特点。
其中,百亿级项目3个、50亿级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以世界500强、中央企业和省属企业投资为主导,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新材料、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初步形成组团式、园区化、链条化的产业格局。
西安航空动力产业园主要建设零部件生产、单元体总装、试车等产业板块。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总投资200亿元,以西北有色院及其30余家控参股公司为依托,建设新材料成果产业化、新材料装备制造及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将为经开区构建千亿级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
图片来源:西安渭北临潼现代工业新城
全省“十四五”规划关于“多组团”中赋予临潼发展先进制造业、旅游休闲产业的历史使命;经开区也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全面加快高铁新城、泾渭新城、渭北新城规划建设,当好西安“北跨”渭河发展的主力军。
作为西安工业发展的主战场,经开区工业总量占全市近三分之一,是西北首个产值过千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这一工业大区的加持下,渭北新城也将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从长远来看,位于临潼的渭北新城、位于高陵的泾渭新城和位于阎良的航空基地,渭北工业区的三个区域,在未来发展中一定会融为一体,形成产业错位互补,集聚效应明显,将成为西北地区*大的产业聚集区,共同助力渭北崛起,形成先进制造业大走廊,推动西安工业制造业发展。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