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体育产业如何向支柱性产业升级?听听这场座谈会上怎么说

admin7个月前 (09-26)西安产业信息28

  随着北京冬奥会、全国十四运会和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的举办,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更加活跃,体育消费需求更加旺盛,为我省迎来了推动体育产业发展、扩大体育消费的有利时机。

  8月12日,省政协召开“培育体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月度协商座谈会,与会委员、专家学者围绕我省体育消费发展现状和新模式新业态进行深入分析,理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我省强化体育产业要素保障,激发市场活力和消费热情,促进全民健身行动,推动体育产业向支柱性产业升级积极建言资政。

  体育消费初具规模 市场总量显著增加

  为促进我省体育产业发展,释放体育消费潜能,5月以来,省政协医药卫生体育委员会组成调研组,赴西安、宝鸡、渭南、榆林等地对当地体育产业和消费情况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全省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的总体情况。

  省政协医药卫生体育委员会主任杨育生说,调研结果显示:全省体育消费初具规模,市场总量显著增加,政策宏观指导有力,场地供给快速增长,消费场景日益丰富。

  2021年,陕西省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支出1433.3元,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68元的5%,占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9347元的7.4%。其中,西安、咸阳、渭南3个体育消费国家试点城市,城乡人均体育消费均排在全省前列。

  “十三五”以来,全省从事体育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共7441个,较2015年的1903个增长291%;实现营业收入225.17亿元,营收额是2015年时全省体育产业规模81.3亿元的近3倍。

  全省各级各类体育场馆设施达到3.5万个,新增场地面积3100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由1.07平方米增至1.97平方米,增幅达84.11%。

  除全运会和省运会外,近年来我省还成功举办西安国际马拉松赛、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长安剑客击剑精英赛、中国跆拳道公开赛等“一带一路”系列体育精品赛事35场次,累计吸引观赛游客超过200万人次,直接带动经济收入突破10亿元。

  挑战与机遇并存 群策群力实现共赢

  全运会和省运会的成功举办,为促进我省体育产业发展和提升消费水平带来了有利时机。但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对体育消费也带来了不利影响。

  杨育生介绍,当前制约我省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在于:政策跟进不够及时,精准指导力度不够;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消费结构不够优化;资源投入的变现能力不足,促进消费的作用不明显;市场机制不健全,资源配置效能不强;体育产业规模及消费水平缺少科学的统计数据,不利于科学决策和制定规划。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体育消费和体育产业来讲,这既是新的发展环境,也是更高的发展要求。”省政协常委、省工商联副主席李瑛表示,从了解的情况来看,我省在发展培育体育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方面还存在政策配套支持不到位、体育融合度不高等问题。

  李瑛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保障发展环境。按照“群众体育为基础、竞技体育为引领、体育产业为支撑、体育文化为内涵”的发展思路,从省级层面完善细化更科学、更精准、更实用的实施细则和发展意见,力争在全省范围内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响应”的体育产业消费态势,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消费”,实现利益共赢。

  搭载“秦创原” 发展“体育+”产业矩阵

  如何进一步释放潜能?在“体育+”的思路下,创新拓展体育行业的消费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茜建议:借助智慧体育平台,加速体育产业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开展体育产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鼓励相关市场主体各类体育产品“上云”,通过“用数”为企业赋能,建立体育消费图谱,发挥“大数据+AI”的“赋智”作用,精准定位消费需求,助力企业优化产品供给,提升效益。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史兵则建议:积极开发以职业体育赛事为核心的新兴业态,形成职业“体育+”产业体系;开发职业体育项目文创网游产品,鼓励俱乐部延伸产品链,推动俱乐部积极加入物联网,发展职业体育中介市场,推动职业体育赛事下沉,带动群众体育竞赛,生成职业体育产业链。

  “在诸多新的‘体育+’消费业态中,‘体育+健康’‘体育+教育’‘体育+社交’都可以通过技术的赋能,打造出满足群众需要的优质产品。”省政协委员、蒜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少毅建议,可通过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着力培育“体育+人工智能”“体育+元宇宙”以及“体育+大数据分析”等新型研发组织,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成果产出机制。

  座谈会上,省体育局副局长董利表示:“以往我们主要是建设施、搞服务、组织赛事,接下来将依托十四运会打下的良好基础,建设陕西智慧体育平台,用科技支撑体育产业发展。”

  目前,陕西智慧体育平台下设两中心五板块,包括大众体育、竞技体育、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和体育文化。在利用智慧体育服务大众方面,我省从3年前便开始着手体育协会良性发展工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俱乐部。董利表示:“省体育局加强与省民政厅沟通,推进广场舞协会、社区体育协会等筹建工作,将形成省、市、县三级完整的体育协会网络,助推体育产业向支柱性产业升级。”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凤城八路109号

  网站标识码:6101000081

  网站标识码:6101000081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西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xian.021cf.cn/index.php/post/1397.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西安高新区:以四个高新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奋进图

西安高新区:以四个高新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奋进图

  2024年是西安高新区“四个高新”高质量建设年。今年以来,西安高新区以“四个高新”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奋进图”,推动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科创活力持续迸发、城乡面貌显著改善、民生福祉不断...

你好我的城|“原”上创新“链”上成长

你好我的城|“原”上创新“链”上成长

  画面中的这个人名叫刘振宇,是西安大马蜂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近年来,伴随西安创新体系日益完善、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产业快速成长,围绕着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相关产业也成为了创新创业...

西安市高陵区: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群欣欣向荣

西安市高陵区: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群欣欣向荣

  e级污秽地区用1000千伏避雷器顺利通过0.4g抗震试验,标志着我国在特高压避雷器装备领域取得进一步突破,其研发生产由位于西安市高陵区的西安西电避雷器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完成;上半年,高陵...

郑州以前只敢与西安比较城市实力现在竟敢与武汉比较城市实力

郑州以前只敢与西安比较城市实力现在竟敢与武汉比较城市实力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河南省下辖地级市,特大城市、国家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综合交通枢纽。郑州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公、...

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榜单:杭州第5重庆6成都第9西安第12

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榜单:杭州第5重庆6成都第9西安第12

  在中国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众多城市发展轨道各不相同,相互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今天来了解下全国城市综合百强排名。   在2023年12月25日,一份《新时代中国城市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