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多地争建西安要创一个国家级中心

admin6个月前 (09-26)西安产业信息14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多地争建,西安要创一个国家级中心

  更多干货内容,请关注我们的网站:

  在科学技术飞速迭代更新的当今,创新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共识,是城市经济和竞争力持续攀升的核心力量。

  在国家级创新体系中,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处在金字塔塔尖的位置,被称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代表着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

  目前,国内拥有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即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是一个城市的长远规划,必然会对城市产生重大影响,南京、武汉、成都、济南等多个城市都在积极争取申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实力不相上下,竞争可谓十分激烈。

  拥有大量科教、科研资源的西安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说“十一五”“十二五”各大城市对规划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那么到了“十三五”,大家均已恍然大悟,开始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本地区。

  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中,就有提出,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相对集聚的区域,到2020年在全国初步建成若干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强大的吸引力,使得陕西、广东、湖北、四川、江苏等纷纷加大争创力度。

  在2017年合肥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成为继北京怀柔、上海张江之后获批的第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后,各大城市,西安、南京、武汉等城市均加入积极争创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行列。

  当时,西安、南京、武汉等城市因雄厚的高校资源和科研力量,都极有可能获批,但*终在2019年,第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收入深圳囊中,彼时深圳已有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或在建。

  以及高标准规划建设光明科学城和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加快建设一批前沿领域的大科学装置、国家级实验室、综合研究平台、高水平大学等,集聚更多科学研究顶尖人才,有力弥补深圳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方面的不足。

  而当时,西安等城市已有或在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远不及深圳。

  从已获批的四大科学中心,可以总结出,综合性科学中心首要条件是要建设一批世界*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工程技术中心等集群。

  不低于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必备条件,合肥在获批之时,有多达8个已建、在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

  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大科学平台,是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标志。

  如今,已提出要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城市中,武汉、成都等,与西安的科研实力不相上下。

  2018年,陕西省与中科院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协议》,中科院西安分院与西安、西安高新区分别签署《共建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协议备忘录》,以此为基础,争取在陕西建设西北国家科创中心,争创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2019年3月,湖北省出台《湖北省推进十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创建武汉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先进存储、智能汽车、激光产业创新中心等十大产业创新中心。

  5月20日,四川省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批支撑项目正式启动,集中启动的6个项目,涉及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空间天文、轨道交通等领域,主要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由中科院相关院所和西南交通大学牵头建设。

  目前,争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既是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支撑,也是目前各城市建设的薄弱环节。

  西安各类科研机构460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6家,科研实力与其他城市相比并不弱,有条件也应该全力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但短板就是缺少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落地并形成集聚。

  通过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可以看到它们的核心载体都是以科学城为依托,分别是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合肥滨湖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

  从近年来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各地科学城的建设,并不是单单为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而建,反而因为科研的聚集,越来越多的相关产业和人才,快速向科学城转移。

  以张江科学城为例,其已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产业*集中、综合技术水平*高、产业链*为完整的产业集聚区,同时还是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链*完整,专业化服务水平*高的区域,其区域经济总量的贡献据公开数据统计已占全市近7%。

  在中心城市旁集中设置科研和高教机构的科学城,以信息、研究、交流为核心,进而与产业、城市等建立其紧密联系的外延集群,既可减轻大城市拥挤程度,也有利于促进科学事业发展。

  各地均在通过规划建设科学城,推进大科学装置、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等实质推进。

  西安目前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点项目便是,与中科院合作建设的西安科学园,以及以中科院西安科学园为核心板块,覆盖周边19.93平方公里的创新资源集聚区——西安科学城。

  西安科学城通过整合中科院西安分院、陕西省科学院“两院七所”的优势资源,以原创技术为核心,以全球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为引领,以科技创新全链条为支撑,提升区域原始创新能力,打造国家级的原始创新高地。

  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地方创新发展战略深度对接,助力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丝路科创中心”,为西安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供支撑和动力。

  其中的核心板块——西安科学园,规划占地约5平方公里,总体项目建成后,中科院西安分院、地球环境所、授时中心、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及陕西省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将整体搬迁至新址。同时,建设国科大西安学院及其附属中小学、幼儿园,科普展示馆、园区配套住宅等。

  2019年10月,西安科学园的首开区,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暨中科院西安地球环境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科学城园区、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安学院附属小学已正式开工建设。

  近一年的时间里,为推进科学园的建设工作,陕西、西安、高新区亦在不断推动其进程。

  近日,省政府召开西安科学园建设专题工作推进会。

  会上主要提到,西安要统筹规划西安科学城与西安市其他科技产业园区的关系,加快明确已开始建设项目之外的建设内容,各方认真做好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保证已明确项目的资金和土地供给,尽快落实二期建设用地,避免建设周期过长。

  中科院西安分院要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优势,把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引入西安科学城,尤其是包括大科学装置在内的已列入“十四五”规划内的科技资源,在已有存量的基础上确保增量的投入和布局,进一步发挥西安科学园的科技资源聚集作用。

  以及要抓紧西安科学园内的科研人员住房问题,参照其他城市成熟的经验和做法,让科研人员买的起房,安心致研。

  会议所提及的种种事项,旨在加速项目建设、重在落实人才和资源的进入,显然,在各城市争创的道路上,只有提速才能保持领先。

  而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要大科学装置,要大科学平台。

  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首先是有相关科研人才支撑,其次,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后,更需要时间的积累。

  西安还需要更加积极的争取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落地并形成集聚,搭建大科学平台,建设大科学装置,靠一个个项目的积攒,靠的是基础,是极力争取,不是说挂一个牌子就评出来。

  布局建设大科学装置群和高水平科研院所,虽然可能没有立竿见影的产出和效用,但却是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标配。

  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高层次人才和重大科研项目具有强大的虹吸效应,对所在区域和城市的创新发展会产生十分有利的连锁反应。

  对于西安来说,加快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提高创新实力的现实需要,是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重点城市,增强核心引擎功能的使命使然,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考量。

  西安的确有高水平的科研院所和众多高等院校,2019年西安统计公报显示,西安各类科研机构460多个,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6家,高等教育学校75所,研究生培养机构43所。

  但是作为西部城市,西安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偏低,对人才的吸引力远不及北京、上海等大型城市,*迫切的是加速创新要素便捷流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通过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系统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产业咨询高端智库,集聚更多科学研究顶尖人才,弥补科研成果转化的不足,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效率和共享水平,更好辐射西北地区发展,源源不断释放长远红利。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西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xian.021cf.cn/index.php/post/1943.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地产先锋|1827亩宝鸡有5幅地挂牌出让!将建住宅、商业……

地产先锋|1827亩宝鸡有5幅地挂牌出让!将建住宅、商业……

  近日,沉寂许久的宝鸡土地市场集中出让一波土地,其中包含2宗住宅用地,3宗商服用地,这5宗均位于高铁新城板块,具体信息如下:   宗地一宝市招拍挂字[2021]71号...

坐拥西安高新区黄金地段开工近7年只见基坑不见楼 21亿综合体西安赛格广场股权风波下将走向何方?

坐拥西安高新区黄金地段开工近7年只见基坑不见楼 21亿综合体西安赛格广场股权风波下将走向何方?

  坐拥西安高新区黄金地段开工近7年只见基坑不见楼 21亿综合体西安赛格广场股权风波下将走向何方?   坐拥黄金地段,背靠知名商业品牌,开工近七年的西安赛格广场项目进展却并不顺利。同...

坚持以西安为龙头以关中为主体努力把现代服务业建成支柱产业(图)

坚持以西安为龙头以关中为主体努力把现代服务业建成支柱产业(图)

  代省长等领导在国际港务区检查建设项目。(记者王平摄)本报讯(郑综文记者师炜)12月26日,代省长在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孙清云,副省长赵德全和西安市代市长陈宝根,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长董军,西...

城市24小时下一个“高教之城”在河北?

城市24小时下一个“高教之城”在河北?

  在雄安新区建校的首批四所北京高校分别是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科技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随着北科大和北交大新校区总体规划方案确定,雄安新区高等教育建设发展蓝图初具雏形。据悉,北...

城市更新定调之后西安工业遗址改造路在何方

城市更新定调之后西安工业遗址改造路在何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城市发展逐渐从增量扩张走向存量挖潜。近年来,国内多座城市相继出台城市更新条例,西安也在2021年入围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后,发布了《西安市城市更新办...

培育“专精特新”产业 陕西县域工业园区风生水起

培育“专精特新”产业 陕西县域工业园区风生水起

  发展县域工业,对于壮大地方经济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省在发展县域工业经济的过程中,许多县(区)结合地方特色,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产业,涌现出一批有特色、有创新、有活力的县域工业园区,为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