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产业转型悄然进行 西安城北商业区雏形初现
提起西安的商业圈,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钟楼、小寨等地。但随着我市行政中心北移、地铁2号线开通,城北商业区已悄然兴起。如今的未央商贸业发展棋盘中,营业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的企业近100家,延伸至全区大街小巷和社区内的批发零售网点超过20000个,在建和规划的重大商贸项目还有31个。未央日渐浓厚的商贸氛围显示:城北的区域优势正转化为产业转型的胜势。
该区全域性布局商贸业发展的底气何在?“底气源于对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优势的把握和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研判。”未央区委书记杨广亭自信地表示,找准能充分发挥地区差异优势的产业转型之路,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正是基于对大西安中心区这一独有功能定位的认识和规划居住近200万人的人流优势的把握,该区决策者们适时提出了“淡化一产、优化二产、提升三产、培育新型产业”的产业转型思路,并以“商贸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平台,统筹布局地区商贸业发展。
“产业转型离不开项目引领。”未央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吴智民介绍说,未央区的商贸业发展主要靠大型批发零售交易项目和大型民生类项目引领;近年来,不仅完成了大明宫建材批发市场迁建改造、明珠家居商城升级,还先后引进了西安北站龙之梦新城、未央印象城等城市综合体项目和北城蔬菜批发市场、和生农副水产品交易中心等民生类商贸项目。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刘星源就此评价说,未央区以大宗商品交易、大型批发品交易带动商贸业发展,完全符合大城市的规律和未央区情,其他区很难代替。
“高品质和我区产业发展定位的契合度,是我们选择引进商贸类项目的首要标准。” 未央区经贸局长王静说,选择深国投开发二府庄区域,未央*看中的是它是国内著名的专门从事商贸类投资的企业。而引进万达广场项目时,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提出的*大要求,是它必须做成全市同类项目品质、规模*一。在商言商的投资开发者,对越来越高的“未央门槛”显然更加拥护。西安和生国际农副食品汇展交易中心董事长孙强认为,看似难进的“未央门槛”,实际上是对投资者免受恶性竞争的一种保护,更利于企业的发展。同样,正是有了大项目的强力带动,未央商贸业蓬勃兴起,遍地开花。统计资料显示,截至10月底,未央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7.54亿元,完成总量和比例在全市各区县中均居第二位。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东莞外来工群像:每天坐9小时 经常...66833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