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产业:2022年西安市特色产业之航空产业全景分析(附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状及目标、竞争力分析)
(原标题:聚焦中国产业:2022年西安市特色产业之航空产业全景分析(附产业空间布局、发展现状及目标、竞争力分析))
西安市航空产业总体分为机场建设和飞机相关机械设计布局两大部分。机场建设中,咸阳国际机场为西安市*重要的国际运输机场,除此,西安在长安区和蓝田县均建立了通用机场,助推西安市航空运输业发展。航空基地为西安市航空领域主要研发生产基地,承载着西安航空产业研发设计的重要角色。西咸新区依托于咸阳国际机场,其业务设置主要为飞机后勤保障领域和航空培训等航空产业下游领域。
纵向对比来看,西安市2015-2019年客货运吞吐量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受到疫情冲击,西安市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34.19%,相较于客运吞吐量的大幅下降,2020年西安市货运吞吐量下降仅为1.46%,降幅相对较小。横向对比来看,2020年西安市客货运全国机场排名均为全国第八,如果剔除掉一线城市机场,西安/咸阳机场客货运吞吐量排名可以上升至全国第四,其航空运输在全国各大机场中重要性可见一斑。
西安市航空领域相关企业大多分布于西安市航空基地。从航空基地网站披露来看,目前航空基地拥有航空领域相关企业共计66家,其中龙头企业主要有嘉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城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等本地龙头企业。
在航空制造领域,西安市依托于航空基地建设,已经在西安市建设形成了全产业链布局的基本局势。从上游来看,在飞机设计研发领域,西安拥有西工大、西交大为代表的国家重点高校做支撑,航空工业*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为主场,上游研发优势明显。中游航空器制造领域,西安市拥有以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发西安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航空器制造企业,生产制造优势明显。总体来看,航空产业拥有自然垄断的特性,西安市航空产业链布局主要以央国企为主。
以西安市为代表的陕西省是中国*重要的航空产业生产基地之一
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已经初步显现集聚特征,聚群化分布、区域分工日趋显现。目前已基本形成六大聚集区,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具体形成以长三角及中部的西安为核心,以珠三角、东北地区为两翼,以北京、天津、四川等研发、制造为支撑的航空产业格局。在热力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以西安市为代表的陕西省是中国*重要的航空产业生产基地之一。
2021年7月,西安市航空基地出台了《西安航空基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十二条 (试行)》,从12个方面给予落户西安市航空基地产业提出了相关奖励补贴,奖励金额*高达到6000万元,对开发区内产业落户具有较大吸引力。
航空制造产业不仅具有自然垄断的行业特征,行业本身也是典型的国防硬科技产业,行业发展程度极大依赖于当地科研力量。西安市是我国航空教育领域发展较成熟城市,建国初期建设的航空高校资源和研究院资源在经过长期发展后,日趋成熟,为西安市航空产业发展提供了卓越的科研资源。
2020年陕西省印发了《西安国际航空枢纽战略规划》,规划期长达15年,其对西安市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提出了详细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年旅客吞吐量达到7100万人次,中转比例达到15%,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力争达到80万吨。到2035年,年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以上,中转比例超过20%,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150万吨。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三角防务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从短期技术面看,近日消息面活跃,主力资金无明显迹象,短期呈现震荡趋势。公司质地良好,市场关注意愿减弱。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