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admin8个月前 (09-26)西安产业信息18

  西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 一 2010 年)

  *一条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重要的资源和资产。为了加强土地管理,保 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七 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整治和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土地供 给能力以及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定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 西安市是陕西省省会城市,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及教育基 地、旅游胜地。随着人口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土地需求日益增加。土地破坏与 浪费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供需矛盾愈加尖锐。因此,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资源实行严 格用途管制,确保省政府下达我市耕地控制指标的落实,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迫 切和非常必要的。

  第三条 我市曾于 1996 年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详尽研究和预测了我市土地利 用问题,为本次规划修订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当时编制规划对切实保护耕地的措施和力度不够, 在贯彻以供给引导、制约需求的土地利用方针上尚有差距,故对原经批准实施的规划进行修订。

  第四条 规划期限。基期年为 1996 年,规划目标年为 2010 年,并对重要的土地利用指标展望 到 2030 年。

  第五条 西安市位于渭河平原中部,现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雁塔、未央、阎良、临潼 和蓝田、长安、户县、周至、高陵 8 区 5 县,全市有 48 个街道办事处,l83 个乡镇。土地总面 积 10108 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总人口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其中非农业人口 万人,农业人口万人,分别占全市总人口的%和%。人口密度为 648 人/平方公里。

  第六条 主要河流有 54 条,除渭、径、石川河为过境河外,余皆属源于秦岭、北流入渭的境 内河。基本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市流域面积的%,长江流域仅占%。水资源总量 为亿立方米.其中天然地表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量亿 立方米。

  第七条 植被类型主要分为平原人工栽培植被和山区森林草甸植被两人类。前者有种子植物 121 科,628 属,1550 种。后者有野生植物 132 科,681 属,2246 种。其中药用植物 1000 余种,素 有“秦地无闲草”之誉。

  第八条 在各种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活动的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 12 个土类,24 个亚类,50 个土属,181 个土种。自然土壤为棕壤、褐土及在褐土上耕作熟化的楼土。面积分别占土壤总面 积的%,%和%。其次有黄绵土、新积土和潮土等。土壤分布规律明显,秦岭山区垂直分布,平原 地区水平分布。

  第九条 市域已发现矿种 47 种,其中探明储量的有 27 种,大中型矿床及水源地 26 处,小型 24 处,可供分散开采的矿点 77 处,找矿线 处。金属矿主要有铁、锰、铬、金、铝、铀、 铜、钨、铅、锌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石墨、大理石、蛇纹石化大理石(蓝田玉)、白云石、白垩

  土、钾长石、硫矿、石英石和水泥灰岩等。金矿、建材和地热等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

  第十条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1996 年,全市国民生产 总值达亿元(当年价,下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6294 元。工农业总产值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亿元。居民消费水平 3373 元,其中非农业居民 5930 元。农业居民 1628。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 收人 4712 元,农民纯收人 1586 元。

  第十一条 西安是我国西部交通枢细,交通运输四通八达,通过西安的公路干支线 年,全市公路总里程 2877 公里,密度为公里/平方公里。西安 是西北地区客、货运吞吐量*大的车站,陇海铁路横贯市域。新建的西安咸阳机场,是西北地区 *大的空港,规模仅次于京、沪、穗,居全国第四位。

  第十二条 西安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的商贸中心之一。1996 年,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亿元, 其中市区达亿元。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初步形成一批出口产品生产基地,出口商品 300 多种, 市营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第十三条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迹荟萃,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大然历史 博物馆”。秦岭山区的太白山、终南山、翠华山、楼观台以及骊山等自然风光奇异多彩。地面可 见文物点 2944 处,其中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 16 处,省级 88 处,市县级 228 处, 秦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96 年,接待境外游客万人次,旅游外汇人民币收人亿元。

  第十四条 根据 1996 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变更资料,全市土地总面积 10108 平方公里。按地 貌类型分,山地占土地总面积%,平原占%,丘凌占% ,黄土台塬占%。按土地适宜性分,宜农地 占土地总面积%,宜林地占%,宜牧地占%,不宜农用地占%。

  第十五条 全市 1996 年土地利用现状为:

  1.农用地。全市农用地面积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耕地:面积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主要分布在北半部的渭河平原地区。其中灌溉水田公顷, 占耕地面积的%;水浇地公顷,占%;旱地及望天田公顷,占%;菜田公顷,占%。

  园地:面积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其中以称猴桃、酥梨、石榴为主的果园面积为公顷,占 园地的% ;桑园公顷,占%;其他公顷,占%。

  林地:面积为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其中有林地公顷,占林地面积的% ;灌木林地公顷,占%; 疏林地公顷,占%;其他公顷,占%。全市森林覆盖率为%。

  牧草地:面积为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其中天然草地、改良草地和人工草地分别占草地面 积的%、%和%。

  水面:面积为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其中河流、水库、坑塘分别为公顷、公顷,公顷,占水 面面积的%、%、%。

  2.建设用地。全市建设用地共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其中城市公顷,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 建制镇公顷,占%;农村居民点公顷,占%;独立工矿公顷,占%;特殊用地公顷(含公顷的坟墓占地), 占%。

  交通用地:面积为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其中铁路、公路和农村道路分别为公顷,公顷和 公顷,分别占交通用地的% 、%和%。

  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其中沟渠、水工建筑面积分别为公顷和公顷, 占水利设施用地的%和%。

  3.未利用地。全市未利用地面积为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滩地、苇地:面积为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其中滩地公顷,苇地公顷。

  其他未利用地:面积为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其中荒草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田坎和 其余地面积分别为公顷、公顷、公顷、公顷,公顷,占其他未利用地的%、%、 %、 %、 %。

  1,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山地、丘陵、平原、台源、河谷等类型皆备,为 农林牧渔各业综合发展及各类非农生产建设用地提供了广泛的选择余地。南部秦岭山地,以林为 主,可发展采矿、旅游业。低山区可发展种植业。北部渭河冲积平原,以农为主,城镇密集,交 通方便,工业发达,旅游兴旺,土地利用效益较高。骊山丘陵,以旱作、林、果、牧为主,旅游 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发展条件优越。黄土台源地区,以粮、果生产为主。为土地深度开发与高效 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用地地域分异显著,用地结构各具特色: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综合因素的长期影响下,形 成地域上的显著差异。城三区以城镇用地为主,工业、商贸、旅游、科教、交通十分发达。郊区 形成以菜田为主的城郊型农业格局。郊县平原形成以农用地为主的粮、棉、油基地。台源、丘陵, 粮果间作。山区以林为主。在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上,林地、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构成主体, 交通用地为脉络,形成多种功能的用地结构。

  3.土地利用发展方向具有明显城市特征。西安是特大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非农建设用地占土 地总面积的比重高达%,是全省平均水平的倍,耕地中菜田占%,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面积达 9700 公顷,城市供水水源地保护区面积达 887 公顷。受市场机制的影响,土地资源配置不仅向非农 生产建设用地方面转移,而且农用地的内部结构,也在市场导向下进行着不断调整,土地利用从 传统型向城市型农业发展。

  4,土地开发利用率较高。全市已开发利用的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而未利用地仅为%。 耕地复种指数为%,其中水田%,水浇地%,旱地 110 .00%,菜田%。

  第十七条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供需矛盾口趋突出。首先,人均耕地占有量下降,据统计资料,1949 年,全市人口万 人,人均土地面积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公顷。1996 年,全市人口发展到万人,人均土地面积公 顷,人均耕地面积公顷亩),比 1949 年下降厂%和%,其次是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量大,1949 一 1996 年的 47 年中,全市建设占用耕地面积 96920 公顷万亩),相当于户县和蓝田两县现有耕地面积之 和。再次,农业内部用地矛盾突出。主要是经济作物,特别是林果与粮食争地现象日益严重。1949 一 1996 年,全市果园由 427 公顷万亩)发展到公顷(万亩),且大部分向平原、川道优质耕地发 展,势头不减。

  2,土地利用生产效率低。中低产田比例大,占全市耕地面积的%,农业、林业用地生产率低。 1996 年,全市平均每公顷农业产值 11520 元,林产值元,特别是东南部黄土台塬和骊山丘陵区, 耕作粗放,荒山秃岭,成为全市贫困地区。由于城市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工业亏损面大,城市建

  设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土地产出率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较低,全市每平方 公里国民生产总值为 407 . 77 万元。

  3,土地退化、浪费、污染严重。由于部分地区乱砍滥伐,过度垦殖,掠夺式经营,造成生物 资源毁坏和生态环境失调,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 38%以上,森 林植被破坏,林线上升,裸岩、荒山扩大。农村建房乱占耕地。乡镇企业用地,过于分散。部分 农村任意毁田卖沙卖土,填放垃圾,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由于西安工业集中,排放大量有 害“三废”,污水灌溉,生活垃圾自然堆放,化肥、农药使用不当,使部分土地、水体受到不同程 度的污染。

  4.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全市大于 25 度的坡耕地共有 12601..56 公顷。这些坡耕地不仅产 量低下,而且破坏了水源涵养,并加剧了水土流失。近年来,全市果园面积迅速增加。大量地占 用了优质耕地。

  第十八条 全市土地利用的基本方针是:认真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 地”的基本国策,牢固树立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坚持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的原则,严格控 制非农建设用地和城市规模,围绕实现全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 垦和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合理布局和统筹安排各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 防止水士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保护地质环境,防止地质灾 害,为全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提供保障。

  第十九条 耕地保护目标:到 2010 年,全市耕地净减量控制在公顷万亩)以内,耕地总量不少 于公顷万亩)。预计到 2030 年,耕地面积不少于公顷(见附表 1)。

  第二十条 占用耕地控制指标:到 2010 年,全市占用耕地量控制在公顷(27 .30 万亩)以内,其 中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公顷万亩)以内,生态退耕、灾毁等减少耕地量控制在公顷万亩)以 内。

  第二十一条 城市规模控制目标:中心市区规模控制由 l9696 年的万人,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人均平方米,到 2010 年的万人,面积平方公里,人均平方米。全市未央、草滩、六村堡、纺织 城、洪庆、临潼、阎良、韦曲、泾河共计 9 个外围组团的规模控制由 1996 年的万人,建成面积 平方公里,人均平方米,到 2010 年的万人,100 平方公里,人均平方米。规划期间,以上共计 增加平方公里面积,其中占用耕地面积为平方公里。

  全市辖区内的周至、户县、蓝田、高陵四个县城的规模控制由 1991 年的万人,建成区面积平 方公里,人均平方米,到 2010 年的万人,面积平方公里,人均平方米。期间将增加面积平方公 里,其中占用耕地平方公里(见附表 2)。

  全市辖区内的 40 个建制镇随着城市化的步伐加快,面积将扩大平方公里,其中占用耕地平方 公里。

  第二十二条 土地整理、复垦和开发目标:到 2010 年,全市通过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 地 10000 公顷(15 万亩),其中整理、复垦公顷,开发公顷(见附表 3)

  第二十三条 土地生态环境和保护改善目标:到 2010 年,受工业“三废”污染的土地要基本上得 到治理,生态退耕还林还牧(含灾毁)共计 9200 公顷,占应退面积的 73%,森林覆盖率达 37%以上, 对全市现有的公顷(370 万亩)中产田,公顷(70 万亩)低产田,要分别将其 30%和 40%的面积改造 提高为高产田和中产田,扭转农用地质量下降,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加强对全市辖江内太白山自然生态、周至金丝猴、长安牛背梁羚牛、周全老县城大熊猫 4 个 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的土地利用从严控制,坚决取缔区内各种破坏自 然资源和环境的非法开发建设活动。

  第二十四条 根据省政府分解下达给我市控制指标,我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按照供给引 导、制约需求的土地利用方针和优先安排农业用地,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生原则,统筹 安排各业用地,使土地利用结构逐步优化。

  1.农用地。到 2000 年和 2010 年,全市农用地面积分别规划为和公顷,比 1996 年分别净减公 顷和公顷。预测到 2030 年全市农用地面积将为公顷。

  耕地:到 2010 年,全市耕地面积为公顷。粮食生产以“提高单产、稳定总产”为目标,保证全市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 1911 万吨以上,并力争逐年有所提高。规划期内将补充耕地 10000 公顷,其 中通过土地罄理、复录、开发分别补充耕地为公顷,公顷和公顷,规划期内减少耕地公顷,其中 国家建设占用耕地 9000 公顷,生态退耕及灾毁等减少 9200 公顷。市耕地面积将为公顷。

  园地:到 2010 年,全市园地面积仍为公顷,根据园地“上山、下滩、入沟、进院”,逐步从优 质耕地中退出的方针,期间,将安排从优质耕地中退园还耕公顷,改林和改牧公顷,为建设提供 用地公顷。与此同时,安排将公顷的生态退耕土地,改造并补充为园地。到 2030 年,预测全市 园地面积将为公顷。

  林地:到 2010 年,林地将发展到公顷,净增公顷。通过改造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及一 部分灌木林地改造成有林地等措施,使森林覆盖率由%提高到%。规划期间新增林地将通过开发 未利用地公顷,生态退耕还林公顷,改牧草地为林地公顷的途径予以实现。到 2030 年,预测全 市林地面积将为公顷。

  牧草地:到 2010 年增加至公顷,规划期间净增牧草地公顷。规划期间,生态退耕还牧公顷,开 发未利用地发展牧草地公顷。同时安排 25 度以下坡地开发为耕地公顷,改为园地公顷,改为林 地公顷。到 2030 年,全市牧草地面积预测将为公顷。

  水面:到 2010 年,面积仍为公顷。期内将安排退耕还水公顷。改滩地、苇地等未利用地为水面 公顷。同时有公顷水面改为耕地,有公顷水面被改造为建设用地。到 2030 年,预测全市水面将 为公顷。

  2.建设用地。到 2000 年和 2010 年全市建设用地面积分别达公顷和公顷,比 1996 年净增公顷 和公顷。到 2030 年,预测全市建设用地将发展为公顷。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到 2010 年,规划全市居民工矿用地将达公顷,14 年净增公顷。规划期内建 设发展将占用耕地公顷,占用未利用地和园地、林地、牧草地、交通用地共公顷。同时通过内涵 挖潜、整理复垦将从中补充耕地公顷。为交通建设提供用地公顷。到 2030 年,预测全市居民点 工矿用地将为公顷。

  交通用地:到 2010 年,规划全市交通用地发展到公顷,净增公顷。其中铁路建设用地公顷,公 路用地公顷,农村道路用地公顷。期内,交通将占用耕地公顷,占用未利用土地和其他土地共公 顷,到 2032 年,预测全市交通用地将发展为公顷。

  水利设施:到 2010 年,面积达公顷,净增公顷。新增面积将占用耕地公顷,占用水面公顷,占 未利用地公顷等。到 2030 年,预测全市水利设施用地将发展为公顷。

  3,未利用地。到 2000 年和 2010 年,全市未利用地面积分别为公顷和公顷,比 1996 年分别 减少公顷和公顷。到 2030 年,预测全市未利用地面积将为公顷。

  滩地、苇地:到 2010 年,面积为公顷,净减公顷。期间将被开发为耕地公顷,园地公顷,被 改造为水面公顷,被水利设施占用公顷。到 2030 年,预测全市滩地、苇地将为公顷。

  其他未利用地:到 2010 年,面积将减少至公顷,净减公顷。期内将被开发为耕地公顷,园地公 顷,林地公顷,牧草地公顷,水面公顷,用于建设公顷。到 2030 年,预测全市其他未利用地面 积将为公顷。

  第二十五条 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为进一步深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地指导各区域 的土地利用,从本市实际出发,结合土地利用现状,预测发展趋势,根据自然、社会、经济和技 术进步条件,按照土地利用的相似性、差异性、土地利用的任务、目标和方向,采用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聚类分析法得出定量分析结果,在此基础上用定性分析结 果进行调整,*后得出综合分区方案。

  第二十六条 土地利用分区的级别和含义。本市土地利用分区的等级系统为三级,即土地利用 区 、土地利用亚区和土地利用片。土地利用区反映土地利用宏观背景及开发利用战略目标的差 异。土地利用亚区反映区内的高等级土地类型组合及具体土地利用方向的差异。土地利用片反映 亚区内中低级土地类型组合及具体土地利用方向的差异。

  第二十七条土地利用分区方案:西安市土地利用共分为 2 个土地利用区、5 个土地利用亚区和 12 个土地利用片。

  Ⅰ 秦岭山地、骊山丘陵土地利用区 Ⅰ(1)秦岭山地水源涵养、自然保护、林、矿、旅游土地利用亚区 Ⅰ(2)骊山丘陵旅游、农、林、牧土地利用亚区 Ⅰ(3)河谷地粮、果、牧土地利用片 Ⅰ(4)黄土丘陵牧、果、粮土地利用片 Ⅰ(5)骊山自然风景旅游土地利用片 Ⅱ渭河平原土地利用区 Ⅱ(1)山前洪积扇、黄土台塬粮果土地利用亚区 Ⅱ①东部台塬旱作农业土地利用片 Ⅱ②骊山——代王旅游、果、粮土地利用片 Ⅱ③中部台塬粮果土地利用片 Ⅱ④周至—户县山前洪积扇果、粮、旅游土地利用片 Ⅱ⑤西部台塬旱作农业土地利用片

  Ⅱ①中心市区(建成区)土地利用片

  Ⅱ②外围工业组团、城郊农业土地利用片

  1.秦岭山地、骊山丘陵土地利用区:本区包括秦岭山地和骊山丘陵,含蒲田、长安、户县、周 至、临潼 4 县 1 区的 52 个乡镇。总面积为公顷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其中林地面积公顷万 亩),占全市林地面积 94,42%;牧草地公顷(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本区人口 480963 人, 占全市总人口的%,人口密度仅 87 人/平方公里。本区既是全市林产品、林副产品的主要产地, 又是全市主要的水源地,还是多种珍稀动植物、矿产的集中分布地和众多风景名胜区所在地。由 于山区交通不便,开发利用程度低,经济比较落后,部分山区属贫困地区。有些地方由于长期不 合理的砍伐和开早以及采矿等,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因此,木区 土地开发利用应将保护、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并以保护、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

  2.渭河平原土地利用区。本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含城三区、郊三区、阎良区、高陵县全部和 临潼区、蓝田县、长安县、户县、周至县平原部分的 178 个乡镇办。总面积为公顷万亩),占全 市总面积的%。其中耕地面积公顷(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公顷万亩), 占全市该类用地的%,交通用地面积公顷万亩),占全市交通用地的%。总人口 5720847 人,占全 市总人口的%,其中非农业人口 240 多万,占全市非农业人口的%。本区人口密集,城镇密度高, 是本市工农业生产和人文旅游资源*集中的地区,也是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经济、文化活动*集 中的地区。全区非农业人口、非农业生产及非农占地比重高,交通、商贸、科教、旅游业发达,

  工农业生产条件好,生产力水平高,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环绕市区的城郊型农业模式。 但本区人多地少,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低,水资源较缺乏,城镇附近工业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土 地利用的集约效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该区土地利用方向是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市区应加速 旧城改造,降低密度,发展商贸、旅游、信息等第三产业;近郊“退二进三”,发展高新技术开发 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强老工业区的改造和提高,发展新组团和工业园区;近郊区应以发展城 郊型农业为主,同时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远郊发展粮、棉、油、菜为主的高效、 生态农业,并加强卫星城镇建设,疏散部分工业,成组布置集团型企业,提高聚集效益。具体措 施是强化城市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建立和完善土地市场,严禁非法土地交易和破坏土地的 行为;加强土地意识教育,使节约每寸土地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满 足市场需求。

  第二十九条 根据省土地局下达的指导性保护指标,结合本市耕地资源供需实际,确定到 2010 年,全市划入基木农田保护区的基本农田为 300000 公顷万亩)(见附表 4)。

  (1)铁路建设:建设西安至安康、西安枢纽〔包括南环线、新丰编组站扩建新丰镇至钟家村复线、 西康线引入枢纽)、陇海客运专线 大工程,规划用地公顷,其中占用耕地公顷。

  (2)公路建设:至 2000 年前,建设西安至蓝田、西安至阎良、310 国道的临渲至渭南、西安 市北郊过境线 条高等级公路。新建西安至柞水、西安至高陵一级公路 2 条, 改建一般级公路 7 条,共需新占土地公顷,其中占用耕地约公顷。至 2010 年前,改建一般级公 路 12 条,新建西安市东南出入口道路、武屯至零口,高桥至秦渡 3 条一般级公路,改建一般级公 路 7 条,占地 624 公顷,其中占用耕地公顷。

  (1}黑河引水工程:占地 400 公顷,其中占用耕地公顷。

  (2)为缓解市交通,建设西安高架快速干道路、西安市三环路、绕城高速公路南路、二环路二 期工程,共需占地公顷,其中占用耕地公顷。

  (3)天然气城市气化工厂程、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集中供热工程、电力网改造工 程,共需占地公顷,其中占用耕地公顷。

  (1)设立城市饮水水源保护区。对我市浐、灞、沣、渭滨、西北郊(沙河滩)、东北郊(段村)等水 源地划定保护区进行严格保护,其中一级保护区占地公顷,二级保护区占地公顷,监控区占地公 顷,其中占用耕地公顷。

  (2)文物保护用地。对我市列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的 332 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加强保护, 特别是要对丰镐、阿房宫、汉长安城、大明宫四大遗址切实进行保护。四大遗址重点保护范围面 积约平方公里,一般保护范围面积约平方公里。为保护,共需征用耕地 200 公顷。

  4.开发区建设。为了发展西安科技、商贸、旅游三大主导产业,振兴西安经济,加快西安高新 技术、酉安经济、西安曲江旅游度假、西安浐河综合、西安临潼旅游商贸五大开发区的建设。以 上规划占地面积公顷,其中征用耕地公顷。

  第三十一条 加强规划领导,实行目标管理:本规划经国务院批准后,就具有法律效力,其确 定的各项目标和主要指标应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必须严格执行,并实行严格的政府领 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度。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规划实施管理对策的研究,适时开展规划实施管理技术 培训,改进规划管理技术手段,使规划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十二条 健全规划立法、严格规划管理。根据国家和陕西省有关法规,尽快制订出《西安 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细则》,从法律上明确建立规划公示制度,强化项目顶审和城镇规 模审核管理,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强化规划执法监督查处制度。逐步建立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土地规划动态监测制度,加 强对 L 地利用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严肃查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和破坏耕地的行为,对构成犯罪的,要按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三条 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用地审批管理。按照对农用地和非农用地实行严格用途 管制的要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对建设项目用地进行预审,严格限制农用地 转为建设用地。农用地转为建没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不符合规划 用途的,不得转用。

  第三十四条 实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强化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供 给制约和引导需求,合理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士地利用年度计划,经审批下达,必须严格执 行。刘未列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或未取得用地计划指标的用地项目,不得

  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工作,结合农业现代示范园区建设、中低产耕地改造,以及旧村改造,做 好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在提高耕地质量同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第三十五条 严格执行对城镇用地规模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城市、村镇用地规模。城市、村镇 建设用地应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加强闲置土地的利用力度。不占或尽量少占农用地,逐 步实现土地利用外延发展向内涵挖潜转变。城市和村镇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不得超过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和范围。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一致时,应在已经批准的规模和范围 内审批用地。

  第三十六条 建立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采取措施,实行耕地占补挂钩的政 策。占用耕地的,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开尾与减少耕地数量相当的耕地。本地区资源不足的, 应上缴市相应的耕地开垦费,由市上统一组织异地开发补充耕地。

  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减少基本农田,并逐步建立基本农田地力保持和环境保护 制度。耕地保护实行领导负责制,将耕地保护土作作为政府工作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三十七条 强化规划审批制度。坚持自上而下、逐级审批的原则。在广泛吸取社会公众意见 的基础上,经规划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上级土地管理部门组织评审合格后,报同级人民政府审定, 再逐级上报新土地法规定的有审批权的政府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 必须严格执行。执行过程中,确需做凋整的,必须报经原批准部门批准,否则不得改变规划确定 的土地用途。

  第三十八条 本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与此相关的部门规划和行业规划,应以本规 划内容及时进行修订,并保持一致。

  第三十九条 本规划的文本与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四十条 本规划由西安市土地管理部门负责执行实施责任,并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实施。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西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xian.021cf.cn/index.php/post/3968.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西安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

西安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

  原标题:西安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原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等有关...

西安市国防科技产业融资需求对接会系列活动在经开区举行

西安市国防科技产业融资需求对接会系列活动在经开区举行

  为*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我市国防科技企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更强力度、更快节奏推动国防科技企业发展,4月16日,市委军民融合办联合市金融工作局主办,经开区承办的市国防科技产业融资需求对接会系列...

西安市土地使用税标准是多少

西安市土地使用税标准是多少

  首页办事直通车住房保障农村土地   时间:2022-08-07 11:36:37   西安市土地使用税标准是20元到27元每平方米每年来计算,对于一级土地来说每平方米...

西安市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15元至27元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2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

西安市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15元至27元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2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西安市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1.5元至27元 房产税依照房产原值一...

西安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

西安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

  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具体落实市政府下达的土地征用、收购储备、补充耕地和土地开发整理年度计划;承办征地补偿登记,落实征地补偿、安置等事宜;开展存量和闲...

西安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2019年度房地产价格评估及地价分析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西安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2019年度房地产价格评估及地价分析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陕西顺达建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受西安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的委托,按照政府采购程序,对西安市土地储备交易中心2019年度房地产价格评估及地价分析服务项目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欢迎符合资格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