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的经济到底怎么来看?怎么来评价?发展前景又从哪些方面来谈呢? ?
西安经济整体可以这样说:抱着铁饭碗去要饭。 西安经济基本面是非常好的。 *一,西安虽然位于西部,但是实际上和东部地区连接紧密,铁路是六大客运枢纽,航空是八大枢纽之一。 其次,关中平原面积较大,且水资源在北方*对算丰富,西安市区自来水来自秦岭,堪比矿泉水。气候适宜,冬季*冷就零下5℃,实际体感温度跟长江沿线差不多,相对于东北乃至华北那种凛冽的刺骨感觉,西安*对算是冬暖的城市。 第三,西安长期受国家重视,军工、高校、企业大多来自于国家扶持,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区中心城市。现阶段的自贸区、国家级新区、一带一路等政策热点,西安一个都没落下。 而西安许多客观数据(例如地铁运量、电影票房、私家车等)都在北方位列三甲,甚至不输天津。
但不可回避的是,西安现在的发展状况确实配不上经济基本面。GDP只是一个小方面,更多的是人口不足。有人觉得陕西只有3700万人口,西安当然比不过郑州、成都、重庆这种人口大省的城市,当有的西安人这么认为的时候,西安就已经落后了。成都看似背靠8000万人口大省,但实际上要和重庆对半分,实际辐射人口就5000万左右。郑州虽然是9000多万河南人的中心,但实际上许多河南人都去了北京或者湖北等地。西安除了本省人口外,其实还辐射了整个西北、晋西南等地的人口,人口辐射力并不小于任何城市。
所以,西安的发展前景就是把辐射的人群转换为自己的人口。这就涉及西安*大的问题:政府执政能力太差,思路落伍,效率太低。举几个例子: 1.西安搞西咸新区,本来是为了推行西咸一体化,构建大西安,结果搞到后面反而又多了个西咸管委会这样一个行政实体,大家在地铁、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财税分配,政策解读方面各自一套系统,天天扯皮,在全国类似的国家级新区里面也算是“独树一帜”了。(*近听说要改革,看看效果吧) 2.大力发展旅游业却管不好旅游业。西安的旅游资源可谓是仅次于北京。仔细想想,成都武侯祠不过是个封建割据政权的寺庙,杜甫草堂不过是杜甫居住过4年的一个小破屋子,宽窄巷子不过是个清代末期的普通民居;重庆的解放碑不过是一个纪念碑、渣滓洞白公馆就是个监狱;上海外滩不过是好看点的CBD,迪斯尼就是个游乐场。。。。这些玩意儿仅从建造难度和历史价值来说和西安的任何一个帝陵比都是渣渣。西安的秦始皇陵修了39年,著名的兵马俑实际上只是始皇陵的看门狗罢了,就这已经是世界八大奇迹了。面对如此丰富的资源,然而西安又是怎么管理的呢?兵马俑乱象已经说得太多了,不赘述。实际上,在西安的旅游资源,除了曲江大雁塔管理尚算不错外, 其他的地方还有许多提高的地方。
*后,按惯例要说说西安的前景了。就我个人认知,西安未来前景还是可以期待的。因为西安没有致命的、非人力难以解决的硬伤。只是政府管理不行的话,就换人。在西安的人应该有所感觉,钟楼附近自新领导后占道经营、垃圾遍地的情况就没了。这侧面说明西安不是管不好,而是之前不想管。对现阶段的西安来说,不要天天不切实际想着搞一堆大项目,先修炼好内功。城建方面,做好土地招拍挂制度,严格要求开发商按规划执行,避免出现那种遮天蔽日的超高容积率垃圾高层;交通方面,赶紧更换老式的非空调车,结合地铁建设搞高架快速路;行政体制方面,主动争取实现西咸行政一体化,尽可能合并咸阳,不行也要把渭河北岸要过来,扩展工业用地;水利建设方面,抓紧引汉济渭等水利工程,保证西安供水总量和质量;城市管理方面,加大考核力度,管不好就让园林局和城管局换人,解决日益严重的占道停车/摆摊等问题。这些做到了,西安经济赶上其地位就是迟早的事。
西安拥有全国为数不多的适合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教育科研资源,完全可以凭借这样的优势形成高端技术研发基地,这也是建立发达工商业的基础,可是多年来地方官僚体系简直一言难尽
全中国的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阶段,gdp增速整体在走低,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城市的gdp能够屹立不倒,而有些城市的gdp会快速跌落,走下神坛。经济增速好的时候往往会掩盖很多问题,经济下滑的时候,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前次文章我们介绍了一下广东中山。今次介绍一下近年的大热城市西安。
西安是中国关中地区*大的城市,千年古都。科研院所多,工业立市久。2018年末常住人口1000.3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01%,人口成功迈上千万级,人口占陕西省3864万的25.87%。是陕西*一大经济城市。其经济的走势关系陕西省经济的走势。
2018年西安全年实现生产总值834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2%,较2017年提高0.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6个百分点。可谓成绩喜人。西安也制定了2020年gdp突破万亿的目标。2018年西安GDP占陕西省的比重升至34.2%,创14年来新高。
2019年上半年,西安市实现生产总值(GDP)4142.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对比到2018年上半年gdp8.2%的增速,2019年上半年相比2018年上半年跌了1.2个百分点,比全国的跌幅要大。 具体到产业分项上,2019年上半年西安的经济,分产业看,*一产业增加值98.6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21.15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2722.58亿元,增长6.1%。可以看出gdp主要是第二产业在拉动,第三产业规模大,但增速低。上半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一季度回落3.3个百分点。
再来看看驱动经济的几架马车。 投资方面,西安的固定资产投资跌落的厉害。2019年1-7月,西安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3%,较上年同期回落9.5个百分点,较1-6月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增长11.9%和2.2%,1-7月增长0.3%,为2016年1-6月以来*低点。对比全国,1-7月全国投资增长5.7%,较1-6月回落0.1个百分点;对比陕西省,陕西省1-7月增长1.6%,较1-6月回落0.9个百分点。西安的固投跌幅超过全国,拉低陕西省整体固投,并且趋势上是一路走低。 从产业方面来看投资,1-7月*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1.1%,降幅较1-6月收窄0.6个百分点。1-7月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3.5%,为今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其中,工业投资1-7月下降3.0%,较上年同期回落31.3个百分点,较1-6月回落8.6个百分点。可喜的是西安市2019年1-7月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其中民生领域中的教育投资增长17.5%,高于西安市投资增速1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中的教育投资抵消了其他产业的暴跌,但整体数据趋势很不乐观。
从所有制方面来看,1-7月,西安民间投资仅增长2.4%,较上年同期回落13.3个百分点,较1-6月回落2.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占民间投资近七成的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增长仅3.1%,较1-6月回落2.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7.4个百分点。此外,制造业民间投资也出现负增长,下拉作用明显。 另外单独来看房地产领域的话,今年以来,西安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也呈现高位回落态势,一季度增长15.9%,上半年在同期高基数下首次出现负增长,到7月份回落幅度进一步加大。1-7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2.3%,较上年同期回落11.1个百分点,较1-6月回落1.2个百分点。
就区域上来看,众多区县投资同比负增长。1-7月,西安8个开发区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7%,高于全市投资增速5.4个百分点,其中,国际港务区、高新区、航天基地以及西咸新区,投资增速均超过两位数,其余4个开发区投资均为负增长。13个区县完成投资同比下降幅度超过10%,增速大大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仅鄠邑、新城、临潼、阎良和长安5个区投资同比增长,其余8个区县均为负增长,区域间投资增速分化进一步加剧。
在消费方面,1-7月,西安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333.18亿元,同比下降0.2%,比1-6月回落0.6个百分点。7月份,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172.80亿元,同比下降4.2%,比6月份回落2.3个百分点,是今年的次低增幅。 此外回溯上半年数据,西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310.44亿元,同比增长5.9%。高于一季度0.3个百分点。其中,餐饮收入190.16亿元,同比增长9.7%;商品零售2120.28亿元,同比增长5.6%。 对西安人消费力动力不足的分析上,西安统计局将其中一个原因归结为:“……但持续上涨的房价、CPI,以及不断增加的教育、医疗和养老费用,都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成本,使得居民的一部分消费意愿转向储蓄,抑制了消费潜力的释放。”其它原因包括汽车行业的问题/网购的冲击等。
进出口数据方面,数据显示下滑惨烈。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1-6月西安海关进出口总额为2083476.2万美元,同比下降8.8%;2019年1-6月西安海关进口额为974618万美元,同比增长2.3%;2019年1-6月西安海关出口额为1108858.2万美元,同比下降16.7%。
再看看西安市政府的债务情况。截止2018年底,西安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965.6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768.66亿元,专项债务余额1197.03亿元。西安财政局说:“财政运行中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实体经济困难增多,部分企业经营困难,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基础不稳,财政收入规模不大,部分区县可用财力不足,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压力很大。有的区县和部门预算执行基础工作不扎实,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发挥不充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绩效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整体来看,西安今年的gdp不容乐观,形势严峻。2019年上半年西安《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督办落实情况统计表显示,对比年度目标,年度gdp目标7.8%,固定投资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西安上半年的gdp/固定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三项的增速都是显著低于年度目标的,意味着西安要实现年度目标,下半年的压力巨大,并整体来看,年度gdp目标面临实现不了的问题。从而会导致2020年实现万亿gdp的目标泡汤。
西安的经济目前GDP在全国20名左右,但是综合科教文卫应该属于全国第十左右吧(觉得不妥可以慢点喷)…
以前西安交大,西工大,西电的陕西娃进了研究所,西安兵工企业,还有一些国企。剩下的外地娃又回去了…
这几年还好了点华为,三星,中兴等建了点厂可以继续拉动了,西安的国企兵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然而在国企的环境下发挥不出来自己的才华。给的工资不高没有办法让人卖命。国企里面有时候对人才的漠视让很多人才埋没了,事件也引起了我们的反思。(当然也不止西安,*近中科院一百多位博士离职也体现出体制内工作行业的普遍问题)当然也有很多有志青年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以及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些好像不计入GDP…
西安的发展不仅仅要依靠国之重器,也要注重民营企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加快加大招商引资才是发展的根本,比如各类研究所可以和其他高科技企业合作,搞联名,一起发展。加快军民产业融合自己相关产业变现。
西安没落了一千多年了,人不会一直走背运,虚心学习,取长补短,在经济规模比不过其他城市的情况下,要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同时补工业,吸人口,提高政府执政效能
大多数人对西安的印象就是觉得智慧,资源都足够,但是就是没有很好的经济和效率,这其实和西安是千年古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不像其他城市,发展才是城市的核心,而西安的核心是千年历史对的传承,这足以让祖祖辈辈都自豪。
从上海来这边一段时间觉得西安发展太缓慢,实习机会少,新兴产业差;虽然有高新区,但不可否认还未成支柱产业;虽然行政效率日渐提升,但并非见于大多数部门。
西安有数十家高校,有西京医院,有数不清的名胜古迹,有看不完的自然风光,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可以给人相对较大的满足感,它有老汉当街吼秦腔,它可路边随处有人练书法,它有小学门口隶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西安太懒太喜欢吃老本了,一直做不到登峰造极,去比肩*前列。
但是西安不是一眼就可以看见未来的城市,相反,他的未来不可估量,只是效率会比其他城市曼很多,毕竟不是着急要像新时代发展的城市目的。
但是这并不能掩盖西安是一块蓝海地域,现在很多一二线很多红利产品项目拿回来都比较好用,即使是市场下沉,加上先天的资源,也都会是下沉市场的名列前茅了。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