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功能区提交5年成绩单
今年是陕西自贸区挂牌5周年。过去的5年,借陕西自贸区建设的东风,西安高新功能区坚持以“四个高新”建设为目标、以各项创新改革为引擎,在强化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产业集聚等方面,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2017年的838亿元增长到2681亿元;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17年的1700亿元增长到3100亿元,每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高新功能区建设总体呈现出高新特征的制度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对外贸易规模明显扩大、营商环境始终保持全国前列、核心产业矩阵更具活力、科创策源功能持续放大、金融******体系日趋完善、国际合作交流更加深入的特点,并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创新经验,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
制度创新是自贸区建设的核心任务。5年来,西安高新功能区敢为人先、敢闯敢试,摸索出的成功经验已固化成一项项措施制度,让创新之花结出改革之果。
西安高新区坚持自贸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硬科技示范区等联动发展,立足产业发展和全面开放,不断加强创新和差异化探索,累计形成涵盖政府职能转变、通关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开放、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产业集成发展、科技创新等10多个领域的制度创新成果330项,其数量和质量均居省市前列,并具有极强的示范引领作用。
其中,《技术经理人全程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等4项改革创新成果被国务院及国家部委在全国复制推广,《海关出境危险货物包装监管新模式》等13项改革成果在陕西省复制推广,为陕西省乃至全国自贸区建设贡献了丰富的“高新经验”。
自贸区建设是机遇更是挑战。5年来,西安高新功能区秉承开放经济发展模式,在扩大******业开放,加大对外贸易、数字贸易、******贸易等方面深化探索,实现要素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开放全面拓展。先后推出“先进区、后报关”“批次进出、集中申报”“跨关区流转”“数智关务******体系”等便利化措施,通关时间压缩75%以上,大幅降低企业成本。其间,西安市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被认定为首批13个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之一,中吉产业园、中国南非跨境孵化器等国际化平台正加速推进。
2021年度,高新功能区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9.7亿美元、实现进出口额3100亿元,占西安市进出口总值的77%,以不到4%的面积创造了西安市近80%的外贸进出口额,吸引了占西安市70%以上的外商投资。
营商环境是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5年来,西安高新功能区通过推行政务******、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生态生活等全方位环境提升措施,以自贸试验区创新改革举措打造*优营商环境。
如今,在西安高新区,建设项目可以通过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证、区域评估、“标准地+承诺制”供地及容缺审批、承诺备案、多评合一、联评联审等机制实现加速推进,产业项目用地100%保障、重点项目审批100%帮办代办的承诺也在这里逐一兑现。同时,西安高新区推出“跨区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举措,探索推出的《出版物零售业务许可》等5项智能秒批事项,让企业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24小时”即时受理、即时办结,政务******事项“网上办”的推出,更是实现了网办率95%,全程网办率70%,*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
栽好梧桐树,自有金凤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自2017年成立至今,高新功能区累计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0606户,累计注册资本金5052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428家,注册资本金78亿元,企业登记总量、外资企业登记量均居各功能区和西安市首位。
自贸区建设始终离不开产业的支持。5年来,富含西安高新特色的“55611”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成势,西安高新功能区已逐步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五大优势主导产业;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增材制造、卫星应用、5G等为代表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软件和信息技术******、会议会展等为代表的六大生产性******产业以及具有鲜明特色的文旅商贸产业和都市现代农业。
同时,高新功能区还建立健全产业集群梯次培育发展机制,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建立“链长制”招商模式,制定“产业五图”,用好“招商十法”,推动外引内培“双向发力”,着力引进含金量高、含绿量足、含新量多的产业项目。
产业高度集聚,必定呈现出集群效益和发展优势。如今,依托众多主导产业、优势产业,西安高新功能区已打造出了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为西安产业发展和实体经济注入澎湃动力,有力支撑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地区生产总值跃上2600亿元大关。
此外,西安高新区也先后通过举办全球硬科技大会、“一带一路”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一带一路”国际时尚周、欧亚经济论坛科技分会等百余场国际化活动,落户陕西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中心等国际化开放平台,使中国产业标准、工业文化、行业规范加快走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效助推自贸试验区人文交流和经贸合作再获突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