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互联网+文化 加速传统文化转型升级
这是一个“破”的时代。当今人类已全面进入“万物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无线移动、自媒体等成为“智慧社会”的重要工具。互联网正在打破和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传统规律,正在改变着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原有模式;人类的思维、消费、生活等方式都在转变;企业的管理、运营、商业等模式正在重构;产业的结构、业态、种类等正在彻底改变。
2月28日下午,由西安高新区主办、凤凰陕西承办、西安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及西高投·金服时空协办的“‘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与机遇”西安高新区互联网产业联盟沙龙在西安高新区金服时空咖啡举行。活动现场,来自不同行业的大咖以互联网时代为背景,探讨文化资本对高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变革。
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而不是文化产业强国,缺乏创意和机制是重要的原因。 互联网IP资源初期主要是原生***、速消***的,但随着文化认同需求的增强,未来将有很大比例来自文化价值符号体系。通过互联网注入创意,通过创意激活资源,催化文化资源的价值,将增加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深度,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新动力,从底层巩固文化安全的基础。
在嘉宾主题演讲环节,陕西著名文化学者、陕西省企业文化建设协会会长张培合;绿地集团西北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梁毅;西安高新区新媒体互联网产业联盟代表刘晓斌分别做主题演讲。张培合提到,文化的发展和金融、思维以及政府的扶持息息相关。陕西是一个文化资源大省,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厚度,陕西的文化人才也很多,但文化产业相对比较落伍,陕西需要借鉴其他地方的发展理念。文化产业一旦做强,比工业更能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涵盖文化、创意和科技,核心是“创意”,只有“创意”才能形成内容特色和IP的影响力,提升文化产品的品质。因而,需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平台效应和激励机制,个人创作与团队创作相结合,完善从内容创意创作源头到播放终端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障创意主体的合法权益,形成创意主体与互联网平台之间互信互利的良好循环。从文化产业与互联网融合角度去推动、鼓励原创内容的生产,结合互联网平台的传播优势和规律,以创意创新引领产业良***发展。同时,提高大数据和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能力,将传统数字资产大数据化,将传统文化体验科技化,提升互联网+文化产业的附加值。
西安是中国三大教育、科研中心之一,科技实力雄厚,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城市前列,全市拥有普通高等学校49所,拥有各类科研技术机构3000多个,据相关统计,全市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及全市18岁以上******接受教育比例都列居全国*一位。良好的教育、科研、学术氛围为互联网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作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悠久的历史文化使互联网文化产业园区提供更多来源的灵感,为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文化、内容支撑。
而西安高新区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和通信、光伏与半导体照明、电力设备与能源技术、电子元器件、汽车、软件与服务外包、生物制药、创新型服务业等八大产业集群。相继被列为国家通信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生物医药火炬特色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新基地。
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整个产业的结构跟传统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产业发展要把握趋势,在互联网思维下思考商业模式的创新。当前,“互联网+文化产业”具有十大趋势,那就是大平台、大融合、大联盟、大整合、大视频、大植入、大市值、大研发、大创新和大创业。互联网是无边界的平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除了现场体验之外,电商、技术、娱乐、传播、金融、教育、营销、社交,传统的东西都被搬到互联网上开展。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已经发生变化,平台为王、内容为王、专业垂直、O2O模式、延长产业链、股权众筹以及在线直播和在线参与等商业模式成为文化产业的主流。
活动中,凤凰陕西总经理张怀宇;绿地集团西北事业部总经理助理梁毅;Local本地创办策划人跨领域艺术家宋群;西安市优必选机器人总经理吴永刚联合活动主持人进行了精彩的现场沙龙对话,探寻西安高新区“互联网+”文化的产业发展机遇与创新,在言语的碰撞交流中升华观点,为高新区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与创意并举增添理论深度。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