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双创载体ldquo;孵rdquo;出新前景
本报记者 邓淑华 特约通讯员 张璐
近日,科技部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名单,位于西安高新区的启迪之星(西安高新区)、德晟众创孵化器上榜;而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示的2021年度拟备案国家众创空间名单中,来自西安高新区的创途秦智汇等5家众创空间名列其中。这表明,西安高新区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已达16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将达29家。
截至去年年底,西安高新区拥有双创载体174家,孵化面积近1005万平方米。作为该高新区创新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高新区创业园拥有双创孵化基地16个,总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如今这里已建立起“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孵化培育体系,形成了“1个综合孵化器+N个专业孵化器”的协同孵化模式,并建有创新创业示范街区嘉会坊,探索出一条依托自主创新创业实现双创载体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平均每年新增在孵企业百余家。这里已培育出科技企业超千家,其中上市挂牌企业47家,形成了从团队孵化到企业孵化再到产业孵化的一体化培育链条。
作为陕西省*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西安高新区创业园早在近20年前的诞生之初,就为从深宅大院出来的科技人员搭建服务平台,让技术和项目在这里顺利实现产业化。这里还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建预孵化基地和公共技术平台,培育了一大批师生创业企业。
自2003年起,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开始探索建设加速器,并先后建成现代企业中心西区、东区。2009年,这里成为全国第四家、西部首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试点单位。2011年,西安高新区科技企业加速器建成并投入使用,并先后培育出炬光科技、康拓医疗等一批上市公司。
2013年11月,西安高新区创业园被科技部火炬中心认定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示范单位。2014年,“创途在XIAN”揭牌,进一步完善创业苗圃一环。此后,瞪羚谷创业社区、联创智荟、创途秦智汇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众创空间先后建成,园区孵化链条愈发完善。
如今,西安高新区创业园构建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全链条孵化培育体系,可围绕企业生命全周期,提供创业咨询与指导服务、投融资促进服务、共性技术服务等20多项专业服务。
2021年7月,西安高新医疗器械技术转化服务平台面世。这是陕西省首个为医生、科研人员、创新企业提供的一站式医工结合技术转化服务平台。该平台由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西安联创生物医药孵化器建设运营。
在西安高新区,各类专业孵化器不在少数。其中,成立于2002年的西安光电子专业孵化器,现已成为西安国家光电子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核心基地;成立于2003年的西安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孵化器,现已建成电子设计自动化与服务、测试分析等专业平台;始建于2005年的西安联创先进制造专业孵化器,联合打造了快速制造技术服务共享平台
早在2002年,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就将核心工作由企业孵化升级为产业培育,发力构筑“1个综合孵化器+N个专业孵化器”,并随后参与建立光电子、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先进制造、能源新技术、现代服务企业等多个专业孵化器。近年来,专业化众创空间在西安高新区应运而生。其中,创途秦智汇是一家以5G技术、5G+应用融合创新为产业方向的专业化众创空间;联创智荟是西北首家专注于生物医健领域创业创新的众创空间
除此,西安高新区还在生物医药领域建立完善孵化生态。比如,西安高新区创业园规划建设的西安高新区生物医药研发集聚基地,占地201亩,以高端生物医药研发为导向,打造专业生物医药服务体系。该基地不仅能为企业解决生产车间“稀缺资源”,同时在道路、配套等细节方面考虑周全,具有公共试验平台、配套展厅、多功能厅、专家公寓、员工宿舍、商务餐厅等完善的硬件环境,能够满足生物医药企业在研发、中试、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各项需求,将助推西安高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方面实现从“企业培育”到“产业培育”的跨越,使得西安高新区产业培育生态优势愈发明显。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创业园孵化工作从园区走向街区、社区、校区、院区。
2016年10月,西安市众创示范街区一期i创途众创公园投用;2017年9月,西安创业咖啡街区在西安市众创示范街区基础上开街。
2018年,西安高新区以西安创业咖啡街区为核心进行升级拓展,对区域41栋楼宇外立面进行改造和泛光照明建设,建成全新的嘉会坊,形成集新空间、新经济、新要素、新服务、新氛围为一体的五大“新颜”,成为西安在全国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名片。
截至今年一季度,嘉会坊先后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创服和文创机构共计52家,包括以车库咖啡为代表的18家创业孵化机构;以交大1896为代表的5家高校院所众创机构;以远诺技术转移为代表的4家产业服务机构;以丝路硅谷为代表的5家金融服务机构;以樊登书店为代表的20家文创机构。
自2019年起,嘉会坊围绕国际化、时尚化、智慧化启动新征程,同时推进智慧化街区建设,大力发展“月光经济”。截至目前,嘉会坊已累计注册企业近4400家,孵化毕业企业230余家。“嘉会坊是生态赋能型创新创业街区的典型实践。”西安高新区嘉会坊管理办公室主任杨杉表示,“未来,我们希望以嘉会坊为示范,在其他地区进行街区模式的复制与推广;探索街区运营的可持续化,探索出具有造血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当前,陕西省秦创原平台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西安高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培育、平台建设、政策支持等方面不断发力,积极探索建设各具特色的双创载体,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取得显著成效,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引擎。该高新区还启动建设了科教创新园、新能源新材料园等特色园区,构建了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创新体系“升级版”;推广“一院一所一校”模式,深化校企合作,该高新区科研院所、高校、政府、企业4方共同发力的良好创新氛围十分浓郁。
未来,西安高新区将不断优化双创孵化体系,推动特色载体提质增效,为加快建设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生态高质构建、创新成果高效转化的“科创高新”谱写新篇章;自觉担起使命责任,继续聚合全域之力为秦创原建设“垒土”助力,全面建设秦创原使命践行区、核心引擎区、示范样板区。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高新网、中高新传媒或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违反上述声明者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电话 电子邮件:请将“#”换为“@”)
宜春丰城高新区:激扬高歌猛进的时代新声
国家高新区体制改革应该走向何方
2018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发布
5G商用拉开大幕 一大波福利来了
宜春丰城高新区:激扬高歌猛进的时代新声
5G商用拉开大幕 一大波福利来了
国家高新区体制改革应该走向何方
我国科技创新券当前的实施状况、成效以及存在问题
济宁高新区精描细绘2020年发展蓝图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指数报告2022(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篇)》发布
政策力促中小企业如何加速数字化转型
借“双碳”东风储能产业迎来投资高潮
年终奖TOP10公司人均16.8万“没毕业”的大厂人依然高收入
创业
潮品
研报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