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陕西国土空间规划终出炉西安都市圈呼之欲出!
这意味着决定陕西省未来十五年的重要规划在姗姗来迟后,终于对大众解开了神秘面纱的一角。
在《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30日的公示期结束后,如无意外,同时也意味着,西安市及各区县的国土空间规划也将在不久的将来与我们见面。
所以国土空间规划不仅仅是总体规划,还涉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具体地块用途、开发建设强度等详细规划。因此规划具有更多作为公共管理的内容,并不只涉及行政主管部门和专业机构,也涉及普通民众的利益,需要我们知晓并去了解。
由于本次公开的陕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是公众版,内容相对简要,但图文并茂,更容易理解。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陕西省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总面积
2021—2035年。规划基期2020年,规划目标年2035年,近期目标年2025年。
功能定位规划中,陕西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引领西部发展的增长极、国家(西部)科教与创新中心、国家综合能源基地以及中华文明和中国革命精神标识地。
空间战略规划的空间战略目标将以生态筑底,集聚增效,开放联通,保护传承,品质提升以及精细治理。
一群两屏三轴四区五带”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两屏秦巴山区生态屏障黄土高原生态屏障
三轴包茂高速发展轴陕北长城沿线发展轴陕南十天高速发展轴
四区陕北长城沿线旱作区渭北台塬旱作区关中灌区陕南低山平坝区
五带陕北能源化工产业带黄土高原果畜产业带关中现代农业产业带陇海铁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陕南绿色循环产业带
“一山两河、四区六带”的生态安全格局。
四区陕北长城沿线生态修复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子午岭-黄龙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秦巴低山丘陵生态功能区
六带白于山区生态修复带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示范带关中北山绿色重建带秦岭北麓生态保护带渭河生态安全带汉丹江生态安全带
保护秦巴山地、黄土高原、长城沿线生态环境
秦巴山地:保护秦巴山地生物多样性、改善秦巴山地水源涵养功能、增强秦巴山地水土保持功能。
黄土高原:提升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功能、加强北山生态功能。
长城沿线:增强陕北长城沿线防风固沙功能、实施白于山区生态保护建设。
“四区五带多园多点”的乡村空间格局。
四区分为陕北长城沿线旱作区、渭北黄土台塬旱作区、关中灌区和陕南低山平坝区等四个粮食生产功能区。
五带则是陕北绿色农业产业带、渭北旱塬循环农业产业带、关中渭河平原现代农业产业带、西(安)咸 (阳)都市农业产业带和秦巴山区生态农业产业带
多园包括农业科技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村创业创新园
多点将要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各异、 互补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镇村。
确保耕地总量,提高耕地质量:严控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适度开发耕地后备资源,统筹推进生态退耕。耕作层剥离再利用,提高土壤肥力。
优化基本农田布局:稳定优质耕地集中区域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优先将长期稳定利用耕地、新建高标准农田、土地综合整治新增耕地优先纳入永久基本农田。
建设高标准农田:重点在关中平原区、陕南低山平坝区、渭北黄土台塬区、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等区域建设高标准农田。
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生活空间优化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
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水平
规划中,陕西将构建“一圈四极六城多镇”的城镇发展格局。
一圈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及西咸新区为核心
, 渭南中心城区、铜川中心城区、杨凌示范区为副中心组成的西安都市圈,是全省发展的核心区域。四极是宝鸡、渭南、汉中和榆林
六城包括铜川、延安、安康、商洛、杨凌示范区和韩城
构建城镇生活圈:完善社区生活圈、统筹城乡生活圈
塑造高品质公共开敞空间:完善公园广场布局、建设绿道网络
合理引导城市更新:划分更新单元、分类明确重点
合理利用地下空间:分级明确利用重点、统筹地下设施建设
“一河一山三区四带多廊”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格局。
一河中华母亲河——黄河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
一山中国中央山脉——秦岭中华民族祖脉和中华文化重要象征
四带长城文化带、红色文化带渭河文化带、汉丹江文化带
多廊以古丝绸之路、秦直道、秦蜀古道、商於古道、茶马古道等线性文化遗存和郑国渠、汉中三堰等灌溉水利工程为基础,构建线性文化廊道。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合理配置新增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保护利用林地资源:优化林分结构,增加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
保护利用草地资源: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草原保护,整治修复退化草原植被。
合理利用水资源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优化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布局、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强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空间管控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大工程——榆林、延安、渭南、铜川和咸阳
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汉中、安康、商洛、西安、宝鸡和渭南
大巴山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重大工程——汉中、安康
重要生态矿区生态修复重大工程——榆林、延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汉中、安康和商洛
构建完善的综合运输网络围绕全省交通枢纽节点及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形成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的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
西安都市圈1小时通勤关中平原城市群2小时通达
高速公路加密高速公路网络,提升改造国省道公路,规划形成“三环六纵九放射十二横”的高速公路网布局。
铁路建设高铁网,打造城际网,完善普铁网,规划形成“两环、四纵、六辐射、八横”的铁路网布局。
航空扩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建设西安第二机场,提升榆林榆阳机场,推进府谷、定边、韩城、华山、宝鸡、商洛等支线机场建设。
建设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安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推进榆林、延安、宝鸡、安康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高效联通。推动新建综合客运枢纽多种运输方式集中布局,加快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换装设施与“集输运”体系建设。
保障传统能源:优煤、稳油、扩气。
发展新能源:推进清洁煤电、光伏、风电一体化。
优化能源网络体系:统筹建设省内骨干网架和电力外送通道。
城镇热源建设:集中供热清洁化,提高覆盖率。
共谋省际空间深度合作:加强周边城市群合作联动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共推省域空间协同发展:推动三大区域形成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促进重要生态区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
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水平开放支撑平台建设高标准开放合作平台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规划主体责任、建立部门协调机制
健全政策法规:细化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强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落实自然资源有偿使用、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实施生态保护补偿
完善技术标准:制定技术规范、加强调查监测
保障资金支持:落实保护修复专项资金、建立资金筹措机制
严格实施监督:建设国土空间信息“一张图”管理平台、开展规划监测预警、完善规划实施监督考核、注重公众参与。备注:以上信息来源于荣耀西安网。
荐:发原创得奖金,“原创奖励计划”来了!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