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重识西咸新区_西安

admin6个月前 (09-26)西安产业信息14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几年之前,我相信大家*一能够给出答案的就是“国家级新区”的定位。

  但是,站在今天当我们把这个问题再次抛出来的时候,大家一定会给出很多的答案。

  我想这正是西咸新区在过去几年发生的变化,这也正是我们需要重新认识西咸新区的原因所在。

  从一定意义上讲,西咸新区从来不缺少新闻点,每隔一段时间必将引发媒体的聚焦与关注。

  这一方面是因为作为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自带IP效应,必然会引发太多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因为西咸新区的变化与发展太快,他的每一个小动作都会引发一定的轰动效应。

  而*近一次西咸新区引发媒体关注,是一周前的西咸新区中央商务区举行首批企业签约入驻仪式,首批32家企业的签约入驻,标志着西咸新区在渭河与沣河交汇处倾力打造的大西安新中心中央商务区,由开发建设迈入正式运营。

  图:西咸新区中央商务区首批企业签约入驻仪式

  图:西咸新区中央商务区签约入驻企业(部分)

  作为一个总规划面积882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新区,这意味着从一开始西咸新区就不可能采用摊大饼式的全面撒网,集中资源、资金、精力率先实现重点建设区域发展,肯定是必由之路。

  此时,地处西咸新区的几何中心、地处大西安新中心新轴线上的渭河与沣河交汇处这片土地,就成为整个西咸新区发展的核心区域所在,也就成为西咸新区着力打造的大西安新中心中央商务区。

  除了两河交汇所形成的湾区生态环境之外,这个片区紧邻西安绕城高速、福银高速,距离西安北客站、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只有20多分钟的车程,再加上西安地铁1号线(一期、二期已通车)、地铁16号线(建设已启动)从这个片区穿过,立体的交通网络使得这个片区具备先天的交通优势。

  同时,大西安新中心中央商务区,向南沿着沣泾大道-复兴大道这条南北轴线上的西安国际足球中心(即将开建,2023年亚洲杯举办地)、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华侨城沣东大型文旅项目、昆明池等,共同构成西咸新区的城市封面。

  2016年底,总投资近100亿元的中央商务区一期启动建设,总建筑面积98万㎡,包括西咸自贸中心、西咸企业总部、西咸商务中心、西咸金融港,覆盖办公、商业、酒店、公寓、会议中心及停车场等各类业态。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商务区一期的建设全部是由政府主导,采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由此才有了今天呈现在沣泾大道旁的商务集群,成为西咸新区对外形象展示的会客厅。

  经过3年多时间的建设,如今中央商务区一期在2020年已经开始进入到运营阶段,并吸引了一大批企业的入驻。据了解,截止今年4月底,中央商务区一期已签约及意向入驻的产业类项目64个,其中包括16家世界500强,还有多家中国500强企业、行业100强企业。

  随着一周前首批企业的签约入驻,这也标志着大西安新中心中央商务区迎来新的起点。

  实际上,大西安新中心中央商务区一期用3年半时间建成交付以及吸引多家企业的入驻,只是整个西咸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中央商务区一期建成的同时,二期在一年前的2019年5月份也已经启动建设。与一期为政府主导不同的是,二期吸引了多家实力企业的参与,包括绿地集团、陕建集团、中天西北集团、荣民集团等企业在中央商务区二期的超高层、企业区域总部项目等,都已经摘地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参照中央商务区一期的建设速度,已经可以展望三年后整个中央商务区的发展进展。届时,在沣河、渭河交汇的这片土地上,通过建筑与生态的融合,有望形成西安*美天际线!

  实际上,除了作为西咸新区的核心大西安新中心中央商务区之外,西咸新区的五大新城在过去几年依托于自身的区位、资源优势,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产业优势。

  沣东新城以总部经济、文化旅游、现代制造业等为重点,吸引了中国国际丝路中心、华侨城文旅综合体、中国西电集团智慧工业园等产业项目的落地;

  沣西新城依托于区域内的科教资源优势,重点发展的是战略新兴产业,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西工大翱翔小镇、三一西安产业园、西部云谷等项目先后落地;

  秦汉新城则重点聚焦文化旅游、新能源汽车产业,西安恒大文化旅游城、宝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先后落地秦汉;

  空港新城则依托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瞄准“三个经济”,重点打造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

  泾河新城则吸引了中国量子通信产业项目等项目的落地……

  从上述信息可以看出,五大新城在产业发展方面各具特色,在实现项目落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在过去几年时间里,西咸新区的经济增速持续领跑陕西全省,已经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增长极。

  当然,对于西咸新区而言,像所有的新开发区域一样,必然面临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实现更高品质的发展。

  因为,放眼国内各大城市,经历多年建设之后几乎都面临着“城市病”的问题,包括交通拥堵、生活配套不足、环境污染、无序建设等,使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越来越不堪重负。

  特别是过度开发所形成的密集建筑群,除了影响城市形象之外,更重要的影响则在于带来城市的拥挤,一定范围之内城市承载力的痛点。

  正是看到了大城市所遇到的这些“城市病”,因此西咸新区从一开始就在强调品质城市的理念,按照更高的标准来建设这座城市。

  为落实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总体要求,全面提升新区城市建设品质,改善宜居环境。从2016年开始,西咸新区就着手规划建设品质标准的研究工作。

  经过3年多时间的调研、摸索、试点之后,2019年11月份,西咸新区正式发布《西咸新区规划建设品质标准汇编(2019)》。该标准包含140项控制要求,其中87项为强制标准,是全国首个创新性的规划建设品质标准。

  这份“标准汇编”,涵盖规划指标、建筑组合、建筑设计、市政道路及街道设施、海绵城市建设等领域,明确了建设项目高度、外立面材质、装修、车位、智能化、绿建等具体控制要求。并且,对项目入区、土地供应、规划审批、建设实施及交付使用等阶段,规定进行全过程品质审查和精细化管理。

  上一周,西咸新区又发布了《西咸新区居住小区规划建设品质标准(试行)》、《西咸新区十五分钟生活圈规划建设品质标准(试行)》……

  一个又一个“标准”的发布,可以看出西咸新区对于建设品质城市的决心。而随着这些“标准”的落地执行,这意味着更多品质标杆项目将会陆续落地西咸新区,对于工作、生活在西咸新区的市民而言,必将迎来一个更高品质的居住生活环境。同时,西咸新区也将成为一座品质城市建设的样本。

  可以说,今天的西咸新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头顶“国家级新区”帽子的城市新开发区域,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活力新城市。

  而随着一系列的产业项目的持续入驻,接下来将从建设阶段进入到运营阶段,随着大西安新中心中央商务区建设的推进,以及西咸新区城市建设品质标准的落地与完善,这无疑让我们对西咸新区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更多的期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西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xian.021cf.cn/index.php/post/5390.html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重构十大产业布局陕西府谷力推经济转型

重构十大产业布局陕西府谷力推经济转型

  重构十大产业布局陕西府谷力推经济转型   地处陕北之北的府谷县,至今仍流传着当年“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的民谣,这里的人民曾饱受饥饿贫穷之苦。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勤劳善良的府...

重点行业支撑有力 上半年西安市工业经济发展积极向好

重点行业支撑有力 上半年西安市工业经济发展积极向好

  西安新闻网讯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梁璠 王昕) 记者23日从市统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市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各项有效政策措施支持工业企业渡过难关...

重点项目新进展!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加速兑现未来

重点项目新进展!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加速兑现未来

  作为引领西安高新区迈向新征程的主阵地,丝路科学城规划发布、开工建设以来,持续吸引着各方关注。那么,历经一年,丝路科学城建设进展如何?7月13日,记者走进位于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的未来之瞳·瞳...

重磅发布!2021桥隧产业技术及产品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入围企业名单公布

重磅发布!2021桥隧产业技术及产品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入围企业名单公布

  为助力桥梁科技持续创新,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在桥梁和交通领域内的应用,提升桥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桥梁》杂志社定于12月12-14日(12日报到),在重庆召开“2021桥隧发展科技创新大会”。...

重磅西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硬科技小镇三期今年将建成投用!

重磅西农大未来农业研究院将于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硬科技小镇三期今年将建成投用!

  *本页涉及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建筑面积   买房加群,省钱不踩坑,只买对的不买贵的   昨日,沣西新城发布了《2021年国民经济发展主要任务》。今年,沣西新城将实...

重磅!2021新一线!

重磅!2021新一线!

  2021年5月27日,*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正式发布   《2021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连续六年按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