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成西安新支柱产业 今年计划新增贷款2200亿
据了解,在2015年,我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643.88亿元,对GDP贡献率达到20.1%,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11.1%,金融业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巩固。
同时,我市存贷款增量双双突破2000亿元,存款增量达到2394.06亿元,贷款增量达到2076.57亿元。存贷款增量、增速继续保持在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前列。存贷比的进一步缩小,意味着我市从资金净流出向存贷平衡的转变。
而在资本市场,截至去年年末我市境内外上市挂牌企业达到110家,其中境内上市32家、“新三板”挂牌56家;同时企业发债规模达到1983.4亿元,接近信贷增量,多元化融资格局已经形成。
地方金融也进一步活跃,民间金融街、民间借贷中心继续发挥着对民间金融的规范、引领作用,为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去年年末,我市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达到106家,注册资本金超过200亿元,涉贷余额达到640亿元。
在去年,我市还实现了涉农区县村镇银行筹设、市级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ATM机和POS机等自助机的全覆盖,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会上还介绍了2016年我市金融发展的主要目标:金融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新增贷款2200亿元;新增挂牌上市企业20家。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市金融机构将围绕我市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积极对接融资需求、做好资金保障。
首先将聚焦供给侧改革,重点实施实体企业减负、僵尸企业淘汰、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高品质消费供给、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等“五大行动”。
并侧重创新驱动发展,重点抓好两个“国字号”创新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投贷联动和股权众筹等领域组织先行先试,继续打造100家小巨人领军企业。
在高端优质项目方面,我市将突出抓好146个投资过5000万元的重点工业项目,着力打造具有西安特色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并不断争创对外开放新优势,整合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拓展“海外西安”发展新空间,大力构建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会议强调,重点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金融机构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各金融机构、市级有关部门、各区县、开发区要共同努力,确保我市“融资需求有保障、重点项目不断粮”。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