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以西安高新区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强劲
2002年3月开始,正式批准成为国家级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开始加速。如今,以西安高新区为龙头的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已经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成为陕西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区域。西安、杨凌、宝鸡、咸阳、渭南等五个高新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收入1656亿元,同比增加23%。带内高新技术企业1360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210家,上10亿元的突破100家。在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新增值中,80%以上来自民营科技企业。
为了把陕西省科技资源优势变为现实的生产力,省上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产业化的决定》、《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等政策,特别是去年召开了全省科技大会,出台围绕加快科技创新工作六个文件,启动了“13115”科技创新工程,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十一五”期间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确保这一创新工程的扎实推进。同时,凭借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成为国家级的良好机遇,带内的西安、宝鸡、杨凌等高新区、开发区靠政策引导、靠服务吸引、靠资金支持、靠环境留住创业者,得到快速发展。在这里,高新企业规模化速度加快,一批具有高成长性和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快速崛起。
以西安软件园为代表的软件产业集群,以海天天线、大唐电信为龙头的通讯产业集群,以美光、英飞凌为主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以彩虹集团为龙头的电子器件产业集群,以西电集团、西重所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等,形成了聚集效应,展现了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化一个新的发展态势。
近几年,高新区内专业园区、产业园区的兴起,既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也是陕西省科技园区建设新的亮点。西安软件园已成为国家四个软件基地之一。富士通、NEC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进入基地。集成电路设计基地、光电子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和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产业规模得到快速发展,有效地凝聚了多方资源。
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建设,为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打造了一个高地。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带内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强化。全省有企业孵化器28个,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个(包括4个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44家,其中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3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中心34家;产学研型工业研究院2家;以孵化器、大学园、产业基地为主体的科技产业孵化能力建设、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以风险投资和技术产权交易为主体的投融资体系建设,构成了陕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韩富斌)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