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项目建设“加速跑”“双中心”核心区建设持续升温
近日,丝路科学城一批重点项目相继持续“上新”。 西安科学园按照“中国科学院牵引、地方支持、高校合作、社会参与”模式,不断助力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据西安科学园建设运营平台公司市场运营部部长张亚非介绍,“目前,西安科学园各项工作正在加速建设,中国科学院地环所及1603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预计年内正式入驻;国家授时中心提速建设,部分设备已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前期工作正在进行,有望下半年启动建设。”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4万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6.3万平,目前主楼施工至地上七层,预计今年8月封顶,2025年底竣工”,润禾中心项目负责人王晓明说。作为5A超甲级国际化企业总部大厦,润禾中心将建设绿色健康、科技化、智能化于一体的科技金融集群总部,吸引科技创新型、电子信息等高精尖企业入驻。
重点项目是有效扩投资、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后劲的有力支撑。位于西安市高新区CID企业总部基地西北角的中建嘉和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各项工作正快速推进。
“自开工以来,项目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施工效率,主楼施工作业有序开展。”嘉和中心项目现场进度负责人穆航介绍,“该项目占地约20亩,总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两栋百米甲级写字楼,作为中国建筑西北区域办公总部,计划4月下旬施工至正负零,今年年底主体结构封顶。”
据悉,2024年,西安市为西安高新区发展赋予了新的定位:要发挥“双中心”核心区支撑引领作用,打造科技自立自强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和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张星)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启动火炬传递
总书记关心的世界文化遗产丨武夷文脉耀千年
习语品读|“红十字不仅是一种精神,更是一面旗帜”
李强赴万象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并访问老挝
数说新中国75年|人民健康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长江大保护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央行: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接受申报
两部门部署做好保交房工作 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
关注天气:西南地区多阴雨天气 弱冷空气影响东北
孩子学习困难,要看“门诊”吗?
数十年的一线临床经历让张丽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她看来,孩子学习困难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焦虑的家庭。自学习困难门诊开诊以来,汤欣舟时常有种无力感,孩子学习困难问题并不能在门诊治好,很多问题出现在门诊之外。
2024-10-10 10:40
量子处理器计算能力强于经典超算
《自然》9日发表的蕞新论文中,美国科学家团队探索了量子回路的复杂性。这些实验展示了两个阶段之间的转变:在第二个阶段即所谓“低噪声阶段”中,研究团队证实了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复杂性,足以超越经典超级计算机。
2024-10-10 10:39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的量子物理学家们,利用量子纠缠在原子和电子尺度上再现了一个充满不同滴答声“房间”的场景。
2024-10-10 10:37
他们用AI破译蛋白质结构“密码”
戴维·贝克(左)、德米斯·哈萨比斯(中)和约翰·江珀(右)因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作出的贡献荣获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为预测蛋白质结构,贝克团队2021年开发出“Rosetta折叠”模型,并被《科学》杂志评为2021年年度突破。
2024-10-10 10:33
徐纯福也表示,AI在生物、化学、医药等健康领域的潜力才刚刚崭露一角,未来还大有发展空间。徐纯福同时认为,AI对科学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科学家一方面要积极拥抱新的研究范式,同时也要尽量规避AI的局限性。
2024-10-10 10:32
近日,塞尔维亚与金砖国家合作组织创始人左兰·约万诺维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并表示中国的先进技术让塞尔维亚获益匪浅,
2024-10-09 04:20
细胞衰老在胚胎发育、损伤再生、癌症和机体衰老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10-09 04:55
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分布式光量子计算获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柳必恒等人,基于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和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在安徽合肥市区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2024-10-09 04:55
当前,各地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注重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切实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引导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康有序构建。
2024-10-09 04:55
推动机器学习技术“爆炸式”发展
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左)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右),因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获得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以表彰他们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2024-10-09 09:25
水稻新品种“闽宁1号”有望明年端上餐桌
记者8日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福建、宁夏两省区农业科研人员经过共同努力,成功培育出适合在西北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闽宁1号”。2018年,福建、宁夏农业科技专家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抗病品种不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等问题,着手水稻新品系育种技术合作。
2024-10-09 09:25
此后,胡志晋开始研究中尺度数值模式,类似天气预报,不久后,创建了中尺度大气云分辨及催化模式,形成了CAMS云降水模式系列。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胡志晋也因此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气象局科学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
2024-10-08 09:29
维克托·安布罗斯(左)和加里·鲁夫坎(右)因发现微小核糖核酸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而获得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7日宣布,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2024-10-08 09:26
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大势所趋。在我国,一场关于建筑的绿色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北国的冰封之城到南方的热带岛屿,绿色建筑的身影随处可见,
2024-10-08 05:05
【光明时评】北斗产业是重大原创性产业发展典范
北斗产业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我国实现高精尖技术突破和国产化替代的奋斗史,也是推进全面自主创新和原创性产业发展的探索史。
2024-10-08 04:00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也在不断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2024-10-08 04:00
重庆武隆发现迄今蕞早告地下书和木板船模型
经过为期10个月的发掘,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出土了漆器、木器、竹器、铜器、玉器等多种质地类别的文物680余件套,考古专家还在其中发现了国内迄今为止蕞早的告地下书和木板船模型。
2024-10-08 04:00
坚持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
2024-09-30 10:00
5G-A与AI深度融合 开创数智新时代
作为信息通信业“风向标、晴雨表”,2024国际信息通信展日前在京落下帷幕。
2024-09-30 09:58
相信随着各项改革举措落细落实,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的氛围将更加浓厚,广大妇女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提升。
2024-09-30 09:57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