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安2月26日电(张伟)2月26日下午,西安市召开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第十七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现场,西安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通报了西安市复工复产以及“一码通”注册使用相关方面的情况。

  据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薛林莉介绍,目前西安市已经连续6天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疫情形势积极向好。截至2月26日8时,全市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20例,累计治愈出院92例,1例,新增确诊病例0例,仍在各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救治27例(市八院4例、市胸科医院6例、唐都医院14例、交大一附院3例),其中危重型患者5人,重型患者3人,其余患者病情平稳。

  据西安市工信局统计,截至2月25日,全市152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复工1235户,复工人数15.85万余人,复工率82%,在13个区县中,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排在前三位的是灞桥区83.3%,周至县79.3%,临潼区78.3%;排在后三位的是新城区20%,未央区60.7%,鄠邑区61.1%。

  据通报,在6个开发区中(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国际港务区),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排在前两位的是航天基地96.4%,国际港务区95%;排在后两位的是高新区77.5%,西咸新区78.8%。

  “一码通”,全名叫做西安市个人电子识别码,是为贯彻中央“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的要求,更好服务群众生产生活、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便捷大家的日常出行而开发的一个大数据平台。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止2月26日14时,西安全市“一码通”平台注册用户380余万人,已有6825个小区开始使用。根据《西安市全面应用“一码通”实施疫情精准防控的通告》精神,原各社区、单位自行发放的个人通行证明要一律停用,所有西安市域内人员及返(来)西安人员要主动注册申领“一码通”个人电子识别码,在各个公共场所,实行亮码或扫码通行。

  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党组*、局长刘军介绍,对于市民群众而言,“一码通”可作为进出小区和各类公共场所的凭证,方便快捷,避免了排队手工登记的交叉感染风险;对于小区和各类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员来讲,可通过扫码或亮码进行查验识别,从而提高通行效率。

  刘军表示,“一码通”系统已经对市民群众的个人电子识别码进行“红黄绿”三种颜色标注。例如:红色代表需在定点医院诊治或实施集中医学观察或隔离措施;黄色代表可出入小区和复工企业,但不建议出入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和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绿色代表可在市内自由出行,但需做好个人防护并配合体温检测等工作。

  “红黄绿”三色码判定是基于系统后台大数据的分析而动态变化的。对于申领到红码或黄码的人员,其原因可能是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曾处于同一个空间有关;可能是与来自重点地区有关。建议耐心等待一段时间,“一码通”的颜色会进行自动更新。显示红码者,经治愈和解除医学观察或隔离措施后自动转为黄码;显示黄码者,非高风险地区进入西安已满14天(其中做过核酸检测已满7天)后身体健康状况正常,指定管理措施解除后自动转为绿码。

  据刘军介绍,“一码通”中市民群众个人信息都会存放在市政府“政务云”上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并且已经做了严格的技术防范。另外,西安全市应用“一码通”也是为了防止各公共场所随意登记、手工登记、分散登记、反复登记等现象造成个人信息泄露。采用“一码通”的方式,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市民群众个人信息,请大家放心注册使用。

  反食品浪费要立法了,今后“下馆子”要注意啥?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以餐饮环节为切入点,聚焦食品消费、销售环节反浪费、促节约、严管控…【详细】

  中国同舟共济战“疫”记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对前所未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率先报告、率先出征,以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