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权威公布:我们认为西安事实上已是“超大城市”!
近几日,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
城市规模,不是按面积和GDP,而是人口划分!根据数据,中国已有7座超大城市,14座特大城市。这是“七普”已过大半年后,对城市规模“姗姗来迟”的一次权威发布。
我们分析,西安和武汉已是事实的“超大城市”。九个国家中心城市地位,实至名归!
7座超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14座特大城市: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
相比2019年住建部标准,名单显著变化是:成都,由特大城市跻身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增加佛山、长沙、哈尔滨、昆明、大连等五城。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目前,中国已全面进入城市化时代。对中西部来说,在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和实际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巨型城市”趋势更为明显。比如,中西部城市就占据了六个:西安、成都、重庆、武汉、长沙和郑州。
名单中,除东莞、佛山等是普通地级市外,其它皆是直辖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
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在目前获批的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中,除武汉和西安之外,全部已成为“超大城市”。按照这种发展趋势,这两座城市跻身“超大城市”,也只是这两年的事情!
201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它以“城区常住人口”为*一的评判标准,明确了中国内地“超大、特大、大、中等和小”等五种城市规模。
发展,皆是动态。中国城市规模划分标准,有1980年和2014年两次重大变化。
对比下来,可以发现数据滞后性极大——对比《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西安由637万提至928万,上升至第10位。上升幅度明显还有:成都(3位)、长沙(7位)、佛山(10余位)等。
不过,郑州排名现象需要关注:2019年,郑州以670万名列第12位;但是本次排名,却以534万降至第19位。
“城区”: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
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七普”之后,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一切。那么,西安为何是事实上“超大城市”?
实际上,“七普”直接折射出西安发展潜力。反观2019年住建部数据,西安以637万位列第13位。一方面,说明当时人口被低估的现实;另一方面,依旧就是“口径”问题。
不过,这次国家统计局数据,大家会有一个疑惑:为何西安总人口为“1218万”,相比之前的“1295万”,77万人去哪了?
“七普”数据显示,西咸新区人口130万:沣东52万,空港8万,秦汉20万,沣西31万,泾河12万。这其中,沣东*大部分和沣西半数属于西安,但沣西已建成区域位于咸阳辖区。
如果进行计算,这个数据大概是77万。所以,国家统计局是严格按照“行政区”进行统计。实际上这次数据中,莱芜市和简阳市的人口数据,也已悉数划归到济南市和成都市。
根据“七普”数据,结合西安各区人口数据,我们制作了西安城区人口分布图,即使不包括蓝田、周至等城镇人口,西安城区人口已达1000万!这个聚集度,在全国罕见。
这,才能解释《全国“*拥挤”城区榜单:西安,入选四个》;这,才能解释地铁客流全国第六……
所以,武汉和西安事实上已是“超大城市”——九个国家中心城市,“九龙珠”已到位!这,是西安近些年发展提速的体现。西安面临*现实挑战:经济发展和人口聚集之间的平衡。
西安,是否做好了准备?行政区划、整体规划、全域交通和产业布局等如何进行?这,也是我们呼吁重估西安人口的原因。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