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区废旧工业厂区的遗存现状及其发展
摘要: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兴盛和衰败的洗礼,建筑 却往往能够跨越时空留存起来;他们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是前人创造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以西安地区的废旧厂房区再利用为例,浅谈其现状及其发展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废旧工厂区;旧工业建筑;再利用
狭义的工业建筑亦称“厂房或厂房建筑”,是指用于从事工业生产的各种房屋。广义的工 业建筑应当包括进行工业生产加工的厂房、保障生产正常进行所建造各种建筑如仓库、动力站 以及工业管理建筑、工厂生活间等众多建筑。“旧”在《辞海》当中主要有 4 种释义:(1) 陈旧,过时,与“新”相对。(2)以往、原先。(3)有声望的老臣。(4)久。结合对工业建 筑定义的考察,我们把旧工业建筑分为 3 层定义:(1)陈旧或者过时的工业建筑。(2)以往 的工业建筑,即原先进行生产的工业建筑。(3)时间久或者具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工业建筑。 因此,这里的废旧工业厂房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失去原有生产功能,已被废弃或闲置的旧工业 建筑。其中既包括具有一定历史意义或文化价值的旧工业厂房,也包括大量现存的普通旧工业 厂房。
2 西安地区废旧工业厂房区再利用的案例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近现代时期的一些工业企业逐渐衰败,退出历史舞台,西安市也出现 大量闲置的工业建筑。这些建筑作为西安市工业记忆的载体,多保存完好,建筑特色鲜明、结 构安全可靠,具有一定的再利用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中,着手进行改造的项目却并不多见。目 前,西安市内较为成熟的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项目仅有 3 例。
2.1 面向大学校园的再利用———陕西钢铁厂
以陕西钢铁厂为例,始建于 1958 年的陕钢厂于 1999 年元月宣告停产。西安建大科教产业 公司,全面收购陕西钢铁厂,建立西安建大科技产业园。将整个园区划分为教育园区、科技产 业园区、开发园区等几部分。
2.2 文化产业的再利用———“博物馆之城”的打造如大华·1935 内的大华博物馆,博物 馆作为旅游城市彰显城市底蕴、提高城市内涵的重要平台,结合工业建筑大体量、充足空间的 建筑结构特色,是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的另一种有利模式。
2.3 创意产业的再利用———半坡国际艺术区西安市一批艺术家注意到这片闲置中的建筑, 被厂区低廉的租金和独特的工业气息所吸引,于 2007 年携个人艺术工作室入驻厂区。升级改 造中,纺织城艺术区逐渐被人们熟知,并将“纺织城艺术区”更名为“半坡国际艺术区”,利 用“半坡”这个具有国际认知度的名词,成为西安市东郊标志性艺术区。
目前西安市相对集中的工业区包括大庆路地区、韩森寨地区、灞桥地区、胡家庙地区、东 北郊地区。大庆路地区主要是大型电力机械工业区,建于 1950 年,以西电集团为载体的国营电 工企业,目前经营状况良好,厂区更新比较大,许多老厂房已被现代化的新型生产车间取代。 韩森寨工业区是大型机械工业区,这些工厂均为国家“一五”时期的“156”重点项目,统一由 前苏联援建。其建筑及厂区布局都较相似,由北向南沿幸福路、万寿路依次排开,是西安现存 规模*大的历史工业片区。建筑保存及更新状况不一,各厂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均对厂区主要建 筑进行改造。西安纺织城建于 1950 年,是西安工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当时重要 的纺织品生产基地,由前苏联专家建设。从纺织城现状来看,其遗存整体性较强,每个厂区现 存状况不一。
不论建筑单体还是工业厂房区,都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城市文脉的延续和环境的完 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废旧厂房区的保护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重视,历史的或传统的工业厂房 在经历长久的岁月后构成人类文化,它们是过去年代*确切的见证;目前,我国进入新一轮快 速发展的阶段,众多的课题摆在我们的面前,西安也不例外,人们呼吁保留过去的废旧工业厂 房,保留曾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文脉不同于经济、能源等,它因为有时间的向量,一旦失去, 便无法再生,这点是权衡改造再利用弥足珍贵的文化砝码。
1 王西京,陈洋,金鑫.西安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11
2 庄简狄.旧工业建筑再利用若干问题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4
3 李薇.西安城市工业遗存再生利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