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主导产业选择的研究
摘要:主导产业能够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本文依据西安市 2007 年投入产业表,加工计算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并确定出西安市的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能够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起到引导和带动作用。哪些产业能够作为主导 产业来拉动西安市经济向前发展呢?哪些产业可通过自身的发展而为相关产业提供发展条件呢? 笔者依据西安市 2007 年投入产业表,加工计算出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确定出西安市的主导 产业,为决策机构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主导产业一词,*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提出的,但并未给出准确 的定义,这使得人们对其理解出现了差异,有人将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混为一谈。主导产业不是 一成不变的,一般是指一国经济发展到某个阶段时,成长性很好的产业,它们具有较高的增长率、 创新率和产业关联度,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导向作用,对经济发展具有带动作用。主导产业不是 单指一个产业,而是一个产业群。
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建立,必须按照一定的基准进行,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即产业结构成长合 理化的标准。确定时要考虑到本国本地区的状况、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因素的需求收入弹性和 生产率增长率及产业间影响关系。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艾伯特·O·赫希曼在其名著《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依据投入产出的基 本原理,研究了产业间关联度,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应当优先发展后向关联度较高的*终产品 业,并提出了依后向联系水平确定主导产业的基准,即赫希曼基准。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基准是依产业部门间供给和需求的联系程度来确定主导产业的。他指 出主导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有三条作用:一是后向联系效应——指新部门(即主导产业部门)处 于高速增长时期,会对原材料和机器产生新的投入需求,从而带动一批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二是 旁侧效应——主导产业部门会引起周围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趋向于更广泛地推进工业化;三是 前向联系效应——主导产业部门通过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发展。
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于上个世纪 50 年代末提出了“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 准”。产品的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一定的前提下,产业的产品需求的增加率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 加率之比,此比值即为收入弹性系数,收入弹性系数大的产业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 的增长而不断成长,因而必定会成为主导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是指生 产率上升较快的产业可以成为主导产业,即技术进步速度较快的产业,上升率越高,反映在相同经 济增长水平下,资本、劳动增长对产出增加的贡献越小,而技术进步的贡献越大,经济效益越高。
综上所述,产业关联度强的、需求收入弹性大的、生产率高的、能体现技术进步发展方向 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部门,就有发展前途,可成为主导产业部门。
罗斯托基准中提到的后向联系效应,可通过影响力系数来观察;基准中提到的前向联系效应, 可通过感应度系数来观察。计算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要依据投入产出分析法的原理。投 入产出分析法是同时将“投入”与“产出”放在一起进行分析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此方法由美国 经济学家列昂惕夫于 1936 年提出,将产业或行业间的联系反映的一清二楚。
将每个部门在生产中的各项中间投入分别与其总产出对比,即可计算出直接消耗系数,直接 消耗系数定义为某一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的其它部门(包括本部门)的产 品或服务的数量。通过它可以反映各类产品或各个部门在生产中的技术联系。根据直接消耗系 数可以计算出完全消耗系数,其定义为某一部门生产单位*终产品对其它某部门(包括本部门)的 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消耗与间接消耗的总和。将上述内容用公式表示:
a 表示直接消耗系数,X 表示 j 部门生产的总产值(出),也即是 j 部门的总投入(针对价值型投 入产出表),x 表示 j 部门为生产一定数量的总产品(值)所消耗的 i 产品的数量。全部直接消耗系 数所组成的矩阵可用 A 表示,记为:A=(a)n×n。如果用 B 表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则:B=(I-A)-1-I
上式中的(I-A)-1 称为列昂惕夫逆矩阵,也称为完全需求系数矩阵,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就是依据列昂惕夫逆矩阵来计算的。将(I-A)-1 中的每一列合计,即是每一个行业部门影响其他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