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安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25年西安等城市空气质量努力退出全国重污染城市行列

admin7个月前 (09-26)西安产业信息31

  日前,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官网全文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贯彻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2024—202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这份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2025年西安咸阳渭南空气质量努力退出全国重污染城市行列。

  在空气质量呈现出总体改善趋势的当下,“努力退出”四个字,传递出的是空气质量治理拐点到来的决心。

  空气质量的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要常抓不懈;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凝聚合力。此次陕西省生态环保厅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围绕污染源源头管控设定了5个方面24项重点内容。

  5.积极推进含VOCs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

  5.加快关中地区工业炉窑燃料清洁替代

  4.加强餐饮油烟、恶臭异味污染治理

  1.全面推进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

  西安 铜川 宝鸡 咸阳 渭南 杨凌 韩城

  在征求意见稿中,为什么只给西安、咸阳、渭南立了目标?区别对待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考量?

  原因,或许就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里。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2012年我国空气质量监测正式进入了“PM2.5时代”,被形象地称之为“雾霾元年”。

  2023年11月30日印发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提出的总目标是: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20%、15%,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总体达标,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

  总而言之,就是空气主要污染物指标要进一步下降。

  有必要说明的是,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近些年根据形势一直在适时调整。

  单看汾渭平原。自2018年起被列入全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之后,经过2023年的调整,总体呈现出“扩容”之势。目前涉及陕西的城市(区)有: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以及杨凌示范区、韩城。

  经过不断地治理,汾渭平原PM2.5平均浓度一直在下降。但是,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年度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西安咸阳渭南还是时常出现在“后20位”当中。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3年1—12月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20位和后20位城市名单》中,四川绵阳因为存在******而被列为年度倒数头部,汾渭平原的多个城市排名比较靠后。

  无须讳言,咸阳、西安、渭南的城市排名在全国有待提升。某种意义上,征求意见稿之所以提出“2025年西安咸阳渭南空气质量努力退出全国重污染城市行列”,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空气污染各项指标进一步持续下降。

  2024年底关中平原地区民用散煤清零

  显然,有很多事情要做。这里分享一些限期完成的重点任务:

  1.2024年10月底前,关中地区完成炭化室高度4.3米及以下7座430万吨焦炉淘汰,完成焦化产能优化调整。关中地区炼油、煤制焦炭、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烧碱、纯碱、电石、乙烯、对二甲苯、黄磷、磷酸一铵、合成氨、磷酸二铵、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炼铁、炼钢、铁合金冶炼、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电解铝等工业重点领域产能全部达到能效基准水平,达不到的加快淘汰退出。支持限制类企业升级改造,2025年3月底前退出关中地区未完成升级改造的水泥熟料、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平板玻璃、砖瓦等行业限制类产能、工艺、装备。

  2.2024年启动兴化集团搬迁工作,并在年底前实现就地改造达标,2027年底前完成异地搬迁;2024年6月底前确定渭河煤化工集团搬迁改造工作方案。

  记者注意到,2023年7月陕西省国资委表示,兴化集团将外迁至陕北地区。今年1月12日省危化办在渭南市华州区召开全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现场交流推进会传出的蕞新消息是,“兴化集团搬迁改造工作方案已上报”。

  3.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6%以上,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27%以上。

  4.保障电力热力安全供应前提下,优化煤电机组运行方式,减少关中地区煤电发电量和外送量,新增用电量主要依靠非化石能源发电和区外来电满足。全面提升陕北、陕南向关中送电能力,建成陕北至关中三通道、关中至安康、汉中的750千伏骨干网架强化工程,积极开展陕北至关中第四输电通道的可行性论证。2024年,大唐蒲城电厂(#1、#2号机组)、大唐瑶池电厂煤电机组关停转为应急备用。加快西安热电、大唐灞桥等30万千瓦以下机组关停进度,“一机一策”分类处置,落实热源和电源替代,成熟一个关停一个。

  5.制定完善关中地区煤炭消费替代管理办法,煤矸石、原料用煤不纳入煤炭消费总量考核,到2025年关中地区实现煤炭消费负增长。

  6.2024年底关中平原地区民用散煤清零,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平原地区清洁取暖率稳定达到98%。纳入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范围的城市,保质保量完成改造任务,2025年采暖季前,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前提下,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主城区基本全部实现清洁取暖。在清洁能源不能覆盖的区域逐步推进散煤清洁能源替代。以关中3个重点片区(杨凌片区、鄠邑兴平片区、高陵泾阳富平片区)为重点,推广经济环保、取暖效果好的取暖措施,开展优化提升清洁取暖行动。

  7.推动垃圾焚烧发电供热改造,加快西安垃圾焚烧厂配套供热管网建设,作为周边集中供热热源。到2024年,西安市、渭南市垃圾热电联产规模分别达到40MW、38MW。

  8.年度日均载货车辆进出10辆次及以上或日运输量150吨及以上的单位,2024年底前全部完成环保门禁系统安装并实现联网。

  9.关中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露天开采矿山建设项目(省级矿产资源规划确定的重点开采区或经安全论证不宜采用地下开采方式的除外)。2024年底前,全面完成矿山摸底排查。新建矿山原则上要同步建设铁路专用线或采用其他清洁运输方式。

  10.印刷、玻璃、矿物棉、石灰、电石、有色企业在2024年6月30日前达到新排放标准要求。全面开展锅炉和工业炉窑简易低效污染治理设施排查,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升级改造、整合退出等方式实施分类处置。

  目标:2025年全省各市(区)重污染天数在一周以内

  记者注意到,从征求意见稿给出的考核指标可以看出,到2025年,西安、咸阳、渭南努力退出重污染城市后,陕西任何一座城市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蓝莹莹净瓦瓦的天”,重污染天数全年还不到一周时间。

  实现目标需要优化与调整现有的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

  未来,产业布局必然是低碳、绿色、科技

  空气质量改善任务非常迫切,相关部门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了环保专家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邓顺熙。

  记者:汾渭平原空气质量治理为何难?

  邓顺熙:头部,是地形。打个比方,把污染物比作一勺糖,放入一碗水里,相比放入一盆水里,汤浓度差异会很大。汾渭平原是一个河谷槽道,四周环山,非常不利于污染的平流物扩散。对比京津冀地区,西北部为山区,而南部平原,东有渤海,空气扩散更有优势。

  第二,是产业结构。渭河流域、汾河流域产业布局偏重工业,电力、煤化工等产业多,单位面积污染排放量相对大。

  第三,是人口。关中人口数量在陕西全省占比较大。同样,汾河流域的人口也在山西全省占比较大。人口体量大,供暖等民生方面需求量必然大,污染物排放量也会比较大。

  第四,是运输。汾渭平原是交通运输大通道,柴油货车占比较高,也会增加污染物排放。

  记者:征求意见中,提到了包括工业企业退城搬迁、陕北向关中输电、煤炭消费负增长、关停燃煤锅炉、用清洁能源供热、联防联控等,这些措施与以往有什么不一样,将起到什么作用?

  邓顺熙:这些措施对低碳、减排、改善关中的空气质量非常关键,也非常重要。要想持续改善关中的空气质量,必须“釜底抽薪”减少排放。将高排放的产业退城搬迁,本身优化了关中的产业结构,但前提是在不影响民生的情况下。所以,陕北向关中输电也为搬迁提供了底气。

  未来,产业布局走的路必然是低碳、绿色、科技。另外,供热结构与方式需要优化。城市人口在增加,供热是一块很大的刚需,能源结构的调整非常重要,必须向要清洁、节能、高效化发展。

  邓顺熙:“联防联控”确实重要!渭河流域和汾河流域是相互联通,与黄河相交的“香蕉形”河谷通道,有相似的地貌与气象特征。渭河流域、汾河流域偏煤化工等产业,人口体量较大,东北风会将汾河流域的污染物吹到渭河流域,西南风会将渭河流域的污染物吹向汾河流域,所以一定不能“自扫门前雪”,应该两省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协调的减排改善空气质量的统一方法和实施步调。

  邓顺熙:任务还是很艰巨的,因为要达到长效的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大幅度消减污染物排放量,这需要优化与调整现有的能源结构与产业结构。所有减排的措施的背后需要经济的支撑,而且产业等调整不能影响民生。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西安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xian.021cf.cn/index.php/post/433.html

相关文章

西安:创新拓展增长动能追赶增速之路

西安:创新拓展增长动能追赶增速之路

  西安:创新拓展增长动能,追赶增速之路   西安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然而在经济发展方面,与同档次的城市相比,西安在上半年的表现却略显不足。...

陕西西安:打好“三项工程”组合拳推进就业提质增效

陕西西安:打好“三项工程”组合拳推进就业提质增效

  为牵引,持续打好职业技能提升、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组合拳,推进就业工作提质增效。截至   突出就业导向,提升技能人才“支撑力”。围绕西安市19条重点产业链,引导...

实体经济为高速增长“托底”西安高新区GDP经济动能强劲

实体经济为高速增长“托底”西安高新区GDP经济动能强劲

  央广网西安5月17日消息(见习记者陈锵 通讯员张静攀)在西安比亚迪草堂基地,一个个汽车零部件经过冲压、焊接和涂装工艺后,进入总装车间。车间内,机器人挥舞着机械臂与工人协同作业,一辆接一...

西安未央区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硬科技助力经济腾飞

西安未央区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硬科技助力经济腾飞

  2024年11月1日,西安市未央区在召开机器人产业发展和投资环境推介大会的同时,正式设立了三大重要机构:人机共融智能机器人陕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未央分中心、西安市机器人产业招商(未央)工...

三大巨头落户西安高新!电商产业活力MAX

三大巨头落户西安高新!电商产业活力MAX

  的相继落户,标志着高新区在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些知名企业的加入,不仅为高新区的电商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进一步巩固了高新区作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地位。...

西安10家企业入选2024跨境电商重磅名录展现中国电商新势力

西安10家企业入选2024跨境电商重磅名录展现中国电商新势力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作为推动国际贸易的重要力量,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近日,2024年中国贸促会跨境电商重点联系企业名录正式发布,共有168家企业入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