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都市圈获批在即官方提出下一步发展方向
国家发改委近期撰文发布一批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等地区案例,其中曾在2018年1月获得批复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亦被当作典型。梳理全篇内容,从主要做法、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和下一步考虑四大角度,一一展开进行分析与点评。
基本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年底,关中平原城市群涵盖陕西、甘肃与山西三省的多个地市,总常住人口达3887万,地区生产总值达2.2万亿元,人均GDP达5.7万元、年均增速近10%,综合能级和一体化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
获批之初陕西省层面曾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提及8项主要任务,共42项具体措施,并列出基础设施能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承创新、民生改善与******共享等七大类152个重大工程项目,总投资过万亿元,从而支撑规划实施。
往后的近四年时间里,基础交通设施连通得到一定程度上增强。如火烧寨(陕甘界)至陇县、湫坡头(陕甘界)至旬邑高速公路、侯禹高速黄河大桥、吴王浮桥、风陵渡黄河大桥等建成通车,108国道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引道工程实现双幅通车。
铁路方面,西安至银川高铁开通即将一年,西安至延安、西安至安康高铁今年年中相继开工,西十高铁即将正式建设,平凉至庆阳铁路、宝中线中卫至平凉段扩能改造前期工作推进;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引汉济渭二期建设全面开展。同时,规划研究兰州—定西—平凉—庆阳—延安高铁。
科创方面,频上头条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无疑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各区域发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新赛道;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加快建设,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揭牌;城市群间资源共享密切,与基础、高等教育展开多方合作,区域农业、医疗资源双向打通。
进一步促使产业协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仅是单晶硅产品产量就位居全球*一。
对外开放方面,中欧班列长安号打通陆海联运、集结十余地班列,覆盖欧亚大陆全境、辐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货源地,开行量、重箱率核心指标长期稳居全国*一;全货运航线加密下,西安咸阳机场货运年吞吐量即将突破40万吨,新格局基本形成。
首要问题直指跨区域合作机制仍不完善——三省虽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并实现常态化运行,但从运行效果看,对切实解决区域一体化发展关键问题的作用有限。特别是在跨省交通设施、产业协作等重点领域合作项目推进过程中,隐性行政壁垒仍然存在,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仍存在较大障碍。城市间合作仍不够紧密,协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对于陕西来说,“区域一体化”这个关键词就不得不提到西安-咸阳一体化,仅是过去半个月,省级和市级层面均召开高规格会议。
陕西省方面,提出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集中精力打通阻碍一体化的堵点难点,西安市、咸阳市、西咸新区要建立完善联席会议机制,在城乡规划、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治理、公共******等领域加快一体化,更好支撑陕西高质量发展。
西安市方面,在全面代管西咸新区的背景下,明确下一步要“推动一体化发展迈出新步伐”,提出研究推进西咸新区体制机制改革、中心城区—西咸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建设等工作,并指出设立西咸新区的初衷是为了推动西咸一体化发展,目的要引领带动西咸新区与西安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
同时,面对城市众多开发区发展现状,还多次释放出“坚决去行政化”“让开发区发展回归本源”的表述信号,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其次问题是产业结构同质化程度较高。各城市产业结构相似度偏高,使各城市在经济发展时不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利于形成协作联动的专业化产业分工。
像是成渝、北部湾等城市群,此类问题也同样存在。区域发展*大的伤害即产业同质化,同质化必然大而全、小而全,造成城市间产生恶性竞争。早期长江中游、三角洲城市群中,这样的产业局面已逐渐打破,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优化产业布局,做到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
基础设施联通水平还需提升,这是*后列出的关键问题。具体讲,城市群对外运输大通道建设进展良好,但城市群内部单中心放射状公路网格局尚未转变为多节点网络化格局,宝鸡市、天水市、平凉市、华山等民用支线机场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较慢。
综合*新进展,宝鸡凤翔机场有望年内完成可研批复和初步设计上报,预计2024年建成通航;渭南华山机场选址卤阳湖仍在审批中,适时启动前期建设。值得一提的是,陕西省内在运行5座民用机场,陕北与陕南地区各拥有2家,关中仅西安咸阳机场。
此外,城市群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尚未建立,统一的地理信息公开******平台尚未起步,高速共享的信息网络建设亟需加速推动。
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方兴未艾,关中平原城市群尚处于发展初期,官方亦给出未来可重点把握的几个方向。
重中之重仍是《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根据省发改委*新回复,目前该规划已上报国家,近日将获批复,预计年底前印发实施。还将支持重点合作区域先行发展,推进西咸一体化、富阎一体化发展,推进西铜、西渭融合发展。
省际间以韩城—河津合作试验区为试点,推进医疗、教育、社保等区域公共******一体化,深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合作;促进城市群社会治理协同发展,形成全覆盖的社会管理******网络。结合富集的文化旅游资源,探索区域旅游“一卡通”,联手推出精品旅游线路。
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则是推动城市群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构建起区域一体化的交通、电力、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体系目标,加快打通省际“断头路”,促进城市群内基础设施无缝联通、物流通关全面对接。
当然,发展固然离不开产业经济集聚。“建议”中点名陕西自贸试验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西安临空经济试验区等开放发展平台向城市群外溢辐射;促进高新区、经开区等园区建立“飞地园区”,吸引各类高端要素向城市群加速聚集。
而关中平原城市群现代产业体系完备,各城市应结合各自优势领域,针对航空、航天、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深化分工合作,进一步扩大整体市场份额,提升产业竞争力。
在全国城市群发展和都市圈建设的趋势下,提升省会城市功能、中心城市首位度,或是推动都市圈快速崛起,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重塑区域形态格局,而且能够通过转化成为主导动力,驱动城市迎来长足发展。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