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批复同意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1月22日,国务院发布批复,原则同意《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西安是陕西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交往中心以及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安篇章。
《规划》对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提出要求。其中明确,到2035年,西安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02.4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35.28万亩;生态保护红线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1410.77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23.35亿立方米。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在构建国土空间体系上,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协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带动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协作,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上,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提升中心城区服务能级,促进陕西西咸新区融合发展,加强中心城区与县城功能联动。持续加强秦岭生态屏障保护修复,修复渭河流域生态系统,加强荒山绿化,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保障现代都市农业空间需求,优化农业空间布局。完善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产业布局、综合交通、设施配置和土地使用,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优化国际贸易、文化旅游和科研教育等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提升国际航空、铁路枢纽功能,完善多向联通、多式联运的对外对内通道,建设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利用。统筹水利、能源、环境、通信、国防等基础设施空间,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抗震减灾,优化防灾减灾救灾设施区域布局,提高国土空间安全韧性。统筹安排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完善城乡生活圈,促进职住平衡;系统布局蓝绿开放空间,营造更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人民城市。严格开发强度管控,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有序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彰显城乡自然与文化特色,健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空间保护机制,加强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世界文化遗产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等红色文化遗产保护,提升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水平,严格地下文物埋藏区空间管控。加强对城市建筑高度、体量、色彩等空间要素的管控引导,整体保护“八水绕长安”的古都山水环境,保护好历史城区和历史文化街区,构建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景观资源整体保护的空间体系。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杨鹏
国务院批复同意《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未经购房者同意 宝鸡泰森·万瑞园置业顾问不仅帮忙代签合同还办了贷款
宝鸡:非必要不离市 确需离市须持2项证明并经各县区指挥部同意
你认识吗?男子昏倒路边后获救却失忆 爱心接力帮他找家人
3月1日起西安接种疫苗要填知情同意书 一类疫苗4种二类9种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