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坐镇西安布局“21世纪的终极能源”?
10月26日,隆基股份发布了隆基氢能新材料将在西安自建电镀、化镀线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一次信息公示。
这也成为9月23日,隆基股份西安隆基氢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氢能新材料)正式成立后,启动生产线建设的大动作。
据了解,6月份时隆基就已与高新区签约,宣布将隆基氢能总部项目落户西安高新区,成立西安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氢能科技),作为电解水制氢设备项目总部。资料显示,该公司已于3月31日成立。
而荣耀西安网(也观察到,10月底,西安发改委召集了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等三区发改委,西交大、西工大能源相关实验室专家,秦创原有关负责人,隆基等三家能源科技企业,分析研判西安氢能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
当我们串联这几处信息时,发现虽然没有官宣或给出政策性文件,但西安已经开始发力氢能产业的相关布局。
那么,被市场称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的氢能产业,西安能否“先发制人”,占领高地呢?
自去年我国“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碳达峰碳中和被高频次的提及,而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甚至被认为是终极能源的可行来源,将在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道路上发挥关键作用。
要实现碳减排的目标,从根源上就是要脱碳,寻找可替代能源。实际上,氢能无论是替代化石能源深度脱碳,还是解决可再生能源时间、空间转移,都是*佳选择。
此外,氢燃料热值高,氢气燃料热值是其他化石燃料的3倍左右,燃烧之后产生的是水,不会产生诸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质,非常清洁环保。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氢能被列为前瞻谋划的六大未来产业之一。各省市也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将氢能作为主要的新能源产业进行布局和规划。
山东、浙江、福建等省关于氢能产业园、加氢站建设规划陆续出台。国家能源集团、中石化、中石油等二十余家大型央企纷纷跨界发展氢能产业。
作为能源大省,陕西提出了要打造千亿级氢能产业集群,西安在“十四五”规划中也将氢能产业作为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未来产业,谋划超前研制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基础材料、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和系统集成产品,建立适应未来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应用场景体系。
氢燃料电池汽车也被视为是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致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西安,不仅有着发展氢能汽车的产业基础,更需要在燃料电池汽车以外,做好两手准备。
目前,氢能产业处在发展培育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各大城市,要想在该领域先发制人,关键是破解上游制氢,中游储运,下游应用等核心技术中的关键制约因素。
核心技术研发方面,陕西是科教大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科技实力雄厚,制氢、储运、电堆制造、动力集成、电驱系统等方面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优势突出。
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早开展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研究单位之一,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系列研究成果,构建了国际首套直接太阳能光催化制氢规模化示范系统。
西北工业大学等院校也在光催化制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系统方面有创新技术积累;延长石油旗下江苏延长桑莱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拥有完整、可控、先进的电堆制造技术;西安凯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出了氢燃料电池用铂催化剂;法士特集团能够为氢燃料电池车提供电驱系统。
省内副产氢折合纯氢资源超过200万吨/年,其中高品质副产氢约20万吨/年。而且副产氢制氢成本每公斤8元至10元,200公里内终端氢气成本低于每公斤35元,远低于粤、沪等地区,可达到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考核指标。
产业链基础上,相比诸多省份,陕西已经站在了一个较高的台阶之上,而如何才能保持这种优势的持续性,并不断的增强优势,还需要后续的持续发力。
西安作为陕西的省会,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业基地,上述提到的诸多研发方面的优势资源,基本聚集在西安,在引领全省氢能产业发展上,自然要当仁不让的承担起这一重任。
10月22日,西安发改委发布《关于征集西安市氢能产业建设要素资源的公告》,征集西安氢能产业建设要素资源,包含氢能领域相关企业、专家、技术及服务平台等内容。
10月28日,西安发改委组织召开全市氢能产业链建设工作部署会,分析研判我市氢能产业发展形势。聚集起西咸新区、高新区、经开区这三个西安重要的研发制造区域,西交大、西工大这两个在氢能领域取得领先研发成果的高校,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西安隆基等三个能源领域的企业……
会议中也透露了西安对氢能产业的一些想法,如西安正进一步摸清氢能产业发展现状,聚焦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及示范应用等领域,加快推动氢能各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以及产业化应用,带动西安市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本次会议,西安积极主动的将这些在氢能领域已经有所成就的高校企业发动起来,让陕西这个千亿产业目标更具可实现性,在氢能产业这一赛道上,西安也能够占据领先之地。
同时,高成本之外,目前的制氢过程仍然没有实现深度脱碳。而专业领域认为,伴随太阳能发电、风电总装机容量的不断提升,以此为基础的绿氢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截至2020年,全球氢能产量中,有37.5%是煤制氢,18.75%是天然气制氢,37.5%是工业副产品制氢,6.25%是绿氢。这些大多属于灰氢,部分属于蓝氢。
而在光伏领域,隆基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的发展表现愈加突出。年初以来,隆基也开始加速布局氢能领域。
实际上,隆基早在2018年就开始关注和布局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如今在电解制氢装备、光伏制氢等领域形成了技术积累,下一步将进行氢能产业化布局。
近期隆基总裁李振国也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强调:“在碳中和的要求下,我们必须要通过光伏或风电,使用电解水制氢,将来在经济领域才会有更广泛地利用。”
今年3月底,落户西安高新区的隆基氢能科技的成立,是隆基股份正式入局氢能领域的一个信号。
按照6月份西安高新区与隆基项目签约的内容,隆基氢能总部项目将在西安铺开。
项目计划投资3亿元,规划面积约1.5万平方米,初期达到年产500MW、100台1000Nm3/h碱式电解设备的能力。未来5至10年,产能将扩大到1万台。
而成立隆基氢能新材料公司,则成为隆基氢能在西安的再布局,厂房选址确定在西安航空基地。
隆基氢能新材料将租赁西安航空基地装备制造表面处理中心项目厂房,自建电镀、化镀线件极板、60000件支撑网生产。而在生产工艺方面,该公司将上线全自动镀镍生产线,极板采用电镀镍技术、支撑网采用化学镀镍技术。
与此同时,10月16日,隆基氢能科技首台碱性水电解槽在江苏无锡下线。该电解槽采用高电流密度设计,单台电解槽的氢气制备能力达1000Nm³/h及以上水平,同时兼顾“多台大型电解槽对应一套气液分离系统及气体纯化系统”,提高了大规模制氢工厂的集约性。其分布式IO控制系统不仅集成度高、节约材料,还可实现系统全自动无人值守高效运行。
自西安起步的隆基,秉承着其立足西安的产能规划布局,从*一吨单晶硅棒到全球领先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凭借其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布局组件及电站业务,打造单晶全产业链。
如今,隆基将事关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隆基氢能总部放在西安,不仅是这家本土千亿市值企业对城市的信任,同时也是隆基看好西安发展氢能产业基础的认可。
在“双碳”目标下,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正步入快车道,已有50多个地级市发布氢能产业规划。业内专家称,国家层面关于氢能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也将出台。机构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产业前景巨大。
可以说,众多城市都对这一产业虎视眈眈,西安想要抢滩这一未来产业,目前来看,有隆基“坐镇”,西交大、西工大等高校做科研支撑,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集结陕汽集团等众多本土企业,这场氢能产业赛道的竞争,西安胜算很大。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