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丨西安先进制造业体系壮大成势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非凡十年丨西安先进制造业体系壮大成势
十年,是一个跨越历史的维度。十年,是一段砥砺奋进的历程。
十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西安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以新旧动能转换促进转型升级,着力破解制约工业发展短板,工业经济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先进制造业强市成果初显,先进制造业体系逐步壮大成势。十年间,西安通过高端切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重塑了产业发展的新版图,书写了一个个波澜壮阔的工业发展新篇章。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工业兴则百业兴,企业强则经济强。
三星(中国)半导体的落户发展,是西安工业经济十年发展*生动的样本。
2012年4月,作为国内电子信息行业*大的外商投资项目,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落户西安。“自2012年入驻西安以来,公司顺利完成了一期NAND闪存工厂、二期工厂和一期封装工厂等所有建设和投资,成为生产量占全球NAND闪存产量13%的全球半导体生产园区。”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河燮介绍说,“到目前为止,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共投资260亿美元,并继续投资生产世界*先进的新产品。”
“回顾公司10年的发展历程,辉煌成绩的背后也有过重重困难。特别是从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威胁到企业正常生产和发展。”黄河燮说,“从陕西省到西安市以及高新区都竭力帮助企业摆脱困境,采取包机运营及帮扶企业防疫等多种强有力的措施,保障了企业的持续生产。省市(区)各级政府以贴心、速度、效率为宗旨,为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21年底,三星(中国)半导体一期与二期项目实现满负荷量产,2022年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西安在世界半导体生产版图上的地位也更加重要。
十年来,三星与西安共同成长,见证了西安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
数据显示,十年来,西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呈高速增长态势。2020年全市规上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277.37亿元,同比增长48.6%,增速居各行业首位,对规上工业带动作用明显。2021年全市规上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731.17亿元,同比增长33.2%,是2012年的5.58倍。
24小时无人值守不间断生产,人睡机不睡的“黑灯工厂”(“Dark Factory”的直译);60秒,一辆新能源汽车驶出生产线……十年间,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西安工业企业的生产变得更加“智慧”。
在隆基股份西安切片工厂,一片片薄如蝉翼的单晶硅片在生产线上通过拉棒、切片、清洗等多道复杂工序后生产而成。“我们建厂于2009年,当时产能是0.5GW,2020年产能达到6.8GW,换算成生产片数约为12亿片。”隆基股份硅片事业部研发中心技术专家王一淳介绍说,“随着技术发展,我们的单晶硅片做得越来越薄,早期单晶硅片厚度是200毫米,2021年厚度达170微米,有些硅片还能做到150微米,大概是两根头发丝叠加起来的厚度。”
作为从西安本土成长起来的光伏产业龙头企业,隆基股份从2000年成立以来与西安共同发展,目前已发展为全球*大的太阳能单晶光伏产品制造商及*具价值的太阳能科技公司。
随着数字化为企业生产转型赋能,智能制造在西安多点开花,在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新建成的“黑灯工厂”,“科技”与“智慧”已成为这家知名企业的新名片。
通过对100余条生产线的升级,法士特的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了98%。除改造原有生产线外,法士特又新建两座“智能工厂”,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全面做到了全程无人工干预,全天候、全时段生产不停,真正实现了“黑灯工厂”的要求。
“目前,法士特已具备汽车变速器120万台、齿轮5000万只和汽车铸锻件2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其中重型商用车变速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法士特集团主要负责人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法士特的生产效率将继续提高70%,能源消耗减低14%,人均产值提高5倍。预计到2025年,企业年销售收入将突破500亿元,继续坐稳世界*一的位置。”
“工业化”搭载“智能化”,“信息化”加持“数字化”……随着智能制造的持续发展,西安的制造企业正加快驶入工业互联网的“快车道”。
作为西安工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工业园区囊括了西安先进制造业的主要产业领域,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西安玛珂特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生产汽车润滑脂和润滑油为主业,西安奇盛精密钣金有限公司正在向电动车充电桩领域进军,西安利和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高铁零部件制造……在位于鄠邑区的西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内,一条由汽车工业串起来的完整产业链已经形成。
“2011年我们设立这个园区,主要考虑到陕汽控股集团、陕西法士特、西安比亚迪等一批龙头企业日益做强做大,产业链不断延长壮大。以此为契机,我们通过打造专业园区,在园区内形成汽车产业聚集,为入园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西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总经理刘少利对记者介绍说,“园区规划面积4764亩,可容纳300多家汽车零部件制造类企业,目前园区内建成并投产的企业达30多家。”
除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园外,目前,西安已建成装备制造园、航空航天制造园、生物制药园等工业园区。
目前,全市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累计发展到17个,其中有3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全市工业集中区建成超过千亿元的产业园区1家,过500亿元产业园区1家,全市工业集中区202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141.47亿元,聚集企业2641家。
作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工业稳则经济稳。
十年间,西安工业经济规模持续扩大,质量效益在逐步提高。202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是2012年的1.8倍,占GDP的比重达19.6%;“十三五”期间,西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7%,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为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西安聚焦“五强”目标,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以汽车、电子信息制造等6大支柱产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实现快速发展。2012年以来,千亿级产业实现零的突破,除食品和生物医药产业外,其他5个支柱产业规模均已突破千亿元。2021年,先进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1%,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增速4.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544.39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74%。
为提升重点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西安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确立了光子、重卡、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轨道交通、航天等19条重点产业链,严格落实“链长制”,深入推进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增链、稳链。
为促进转型升级,西安不断加大工业有效投入,“十三五”期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速达到了30.2%,工业投资累计总额较“十二五”增长31%。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3742.82亿元,同比增长27.6%,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9%;高技术制造业完成产值2661.8亿元,同比增长26.6%,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5%。
随着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西安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2021年,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437个,是2012年的2.1倍,新增市级以上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40家。
亮眼的成绩,是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结出的硕果。
十年弹指一挥间,而今迈步从头越。夯实梁柱,开拓创新,西安先进制造业体系必将继续壮大成势,行稳致远。
十年来,西安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工业动能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两千亿,达到2099.65亿元,是2012年的1.8倍,2013—2021年年均增长6.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是2012年的2.0倍,年均增长8.2%。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额达到11999.61亿元,是2012年的2.5倍,年均增长10.8%;实现营业收入8157.45亿元,是2012年的2.1倍,年均增长8.7%;实现利润总额444.48亿元,是2012年的2.6倍,年均增长11.4%。
2021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达到1731家,比2012年末增加761家,年均增长6.7%。其中,大中型企业265家,比2012年末增加39家,实现工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1.1%。2021年,9家产值过百亿企业合计产值占比达46.6%,企业实力持续增强。
*一期:追风赶月启新程 西安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黄晓巍 图:记者 王健 郝钟毓 李明 雷伟东丨编辑:答案丨校对:王军望丨审核:韩东辰丨部分图片来自新华社、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